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用改革创新破除“准入不准营”的壁垒

齐鲁晚报 2018-09-25 02:59 大字

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尤其是“照后减证”,其目的就是要扫除“准入不准营”隐性壁垒障碍,这需要各地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路径,真正打通让企业能够经营的通道。

在9月2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证照分离”改革以突出“照后减证”为原则,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将许可类的“证”分别采用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4种方式分离出来,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

“证照分离”的实质是减少审批,对一些许可事项、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该取消审批的就取消;该改为备案的就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对于暂时不能取消审批的,但可以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并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行政许可事项,就实行告知承诺制。

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尤其是“照后减证”,其目的就是要扫除“准入不准营”隐性壁垒障碍,真正打通让企业能够经营的通道。这是对一个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管理模式的重构,真正促进政府管理由“重审批”转为“重监管”,推动政府把更多精力从关注事前审批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着力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的突出问题。

但在当下,尤其是这两年,虽然各地进行商事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实缴改为认缴制,实行了“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务秘书”“众创空间”措施,降低了兴办企业的资金、场地门槛。实施了“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多证合一”改革,使涉企证照大幅精简。营业执照立等可取,但是后续办证却还比较复杂,有的项目要“一照多证”,而且后续办证速度太慢,有的一拖几个月甚至几年,使“准入不准营”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行政管理部门事多人少,如何对企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既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智慧,也考验着企业的诚信。

实行“证照分离”,既要扫除“准入不准营”隐性壁垒障碍,更要解决由于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为此,各地要探索改革创新的路径。实行“多规合一”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跨部门统一受理业务,保证部门审批不再打架。要加快工商、食药、质监等市场监管部门的合并步伐,并与其他部门拥有的市场监管职能统筹起来,使综合性的市场监管部门和与此有关联的监管部门共同逐一整理出许可证的清单。要推行“黑名单”制度,把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不履行承诺、报备时弄虚作假、经营中不守纪等行为向社会公开,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另外,有关部门要创建“互联网+”的监管模式,来提高行政监管的效率,拓宽公共监督的渠道,形成政府、市场、企业以及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

新闻推荐

民乐连奏 园博园上演中秋音乐会 “卢沟晓月”中秋音乐会挑选多支传统乐曲助兴,表演者均为音乐名校毕业生

昨天是中秋佳节,园博园广东园举办“卢沟晓月”中秋音乐会,《彩云追月》《花好月圆》等曲目轮番上演,市民用手机相机记录下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