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团圆味道 在老字号月饼“江湖”里品味中华文化
从“四大金刚”“五大派”的传统月饼,到“流心月饼”等多种网红爆款——中秋时节,一块小小的月饼,凝聚几多思念,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世代演绎与情感归属。
“四大金刚”“五大派”:老字号月饼里的“江湖”
别叫我老字号,我还不到200岁!——今年中秋节,百年中华老字号上海乔家栅打出“我不是老字号”口号,提前两个月开启月饼销售,传递老字号传承经典、引领时尚的发展信心。
每一个老字号,代表着一段历史,有其独特的味道。
“四大金刚”“五大派”——这是来自月饼“江湖”的传说:“四大金刚”,是指豆沙、椰蓉、莲蓉、五仁四种馅料;“五大派”则是指广式、潮式、京式、苏式、滇式五种地域流派。
在老字号月饼技艺传承人眼中,每一种馅料都是一个时代的流行印记,每一派别都是一个地区的专宠美食记忆。
“传统月饼学问可大了,有甜口、咸口还有麻辣味的,有糖皮、酥皮和混皮的,有猪油也有奶油的。”北京稻香村第七代技艺传承人杨杰告诉记者,传统月饼品种异彩纷呈,“四大金刚”“五大派”只是对传统月饼的粗略划分,还有按照饼皮、造型等更为精细的分类。
据传,月饼最早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于殷、周时,类似月饼的“太师饼”问世。唐宋时期,被称为“小饼”和“月团”,是王孙显贵的专宠,直至明清时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流传并成为一种普遍风俗。
苏州采芝斋董事长储敏慧介绍,苏式月饼因起源于苏州而得名,又被称为“姑苏月饼”,因其饼松脆、香酥、层酥相叠而得到苏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诗句点赞。
对于老字号月饼来说,悠久的文化元素始终是卖点。上海杏花楼食品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智静说,1933年杏花楼聘请上海著名国画家杭榍英专门设计绘制国画“嫦娥奔月图”作为月饼盒包装,这一用就是80多年,越来越“吃香”。
坚守同时创新,老字号也要当“网红”
近年来,冰皮月饼、冰激凌月饼等西式风味异军突起,还有如小龙虾月饼、带鱼月饼、老干妈黑猪肉月饼等种种“奇葩月饼”不断吸引食客眼球。
为应对挑战,代表传统月饼最高水准的老字号苦练内动,在创新上做文章。
今年,北京稻香村共计推出25种不同口味的散售月饼,除了经典的五仁和莲蓉双黄等传统口味,还新增了橘香茉莉、清香蜜桃等创新口味。
上海杏花楼则在奶黄流心月饼的基础上研发出“椰皇流心”“栗涌流心”两个新品。栗子经过高度打磨加炼乳等溶成栗子浆,才刚下口就能涌出浆来,唇齿留香。
除了口味创新,老字号还纷纷创新营销模式。
“传统月饼也要抓住互联网机遇,成为‘网红\’,给青年一代创造、传承美食记忆,同时传统的技艺也要以匠心精神予以保全。”智静说,近年来杏花楼投资几千万元建起高洁净度的“药品级”加工厂并对一些老工艺进行技术升级,但新技术环境下,传统技法仍不可替代。
“老字号传统月饼几乎都有技艺传承人,独特的配方是不传之秘,不少高端月饼只有坚持手工制造才能保存那份经典醇香。”智静说。
团圆文化成就国民美食的终极魅力
赏月赋诗,食桂听曲。
这几天,每到日落时分,上海豫园商城中心广场的巨型月亮灯组就会亮起,为期两周的豫园“中秋家传文化节”将中秋之古韵和国风之古典巧妙融合;天津桂发祥食品则推出“尝月饼、话团圆、品文化”活动,将月饼背后的文化内涵深深潜入百姓生活。
今年中秋节,各地推出各种文化活动。皓月当空,人们吃着各种口味的月饼,舌尖上凝聚起对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和团圆文化的更多认同。
不久前,上海杏花楼500箱月饼首次登陆美国华盛顿、洛杉矶等五个城市,一经销售即被一扫而光。“杏花楼的月饼在美国热销,让我们看到了海外华人强烈的乡愁、乡愿。”智静说。
而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种体现,更多物美价廉月饼的出现正引领一种更理性的月饼消费。
智静介绍,以上海杏花楼销量最大的散装广式月饼为例,近5年来“四大金刚”基本维持在40多元一斤。
杨杰说,月饼从皇族祭品到达官显贵的宠食再到百姓佳肴经历了一个“身价降级”的过程。经历了“看包装买月饼”的非理性消费阶段后,散装月饼销售出现井喷,传统月饼真正成为平价美食。
“月饼象征团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吃月饼,给我们带来一种仪式感,也让我们找到文化的根。”杨杰说。(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韩洁 初杭 王琳琳 张泽伟)
新闻推荐
19分钟,这是从深圳北站开往香港市区的最新铁路通行时间记录。23日,广深港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6时44分,广深港高铁G57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