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明人尽望
清代青花“兔子望月图”碟
○李笙清文/图
一千多年前的某个中秋之夜,身处异乡的唐朝诗人王建沐浴着如水的月光,翘首望月,思念亲人,写下“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诗句,借景抒怀,赋予月光里的中秋无穷诗意。直到今天,人们在“月明人尽望”的中秋佳节,望月、赏月依然是最传统的节目之一。
月亮可谓是中秋的主角,作为浩瀚天宇中的一个星球,在古时被赋予了许多神秘的色彩,为人们所敬仰、崇拜。据《史记·天官书》载:“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古人以金、木、水、火、土谓之五行,以春属木,夏属火,夏秋之交属土,秋属金,冬属水。秋天里的月亮最圆最亮,故被称为“金之神”。月亮有太阴、玉兔、玉蜍、桂月、桂魄、嫦娥、婵娟、蟾宫、银钩、玉钩、广寒宫等多种别称,来历大多与古代神话传说有关。
兔为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之一,充满青春活力,洋溢着柔和向上的动力,具有一种以柔克刚、化敌为友的韧性。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兔是长寿的象征,是月亮的精灵。因为中秋佳节与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古时,“玉兔望月”作为一种中秋节的创作题材,多出现在陶瓷、书画、玉器、竹雕、漆雕及砚台、臂搁等文房器具上,赏心悦目之余,亦为传统的中秋文化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图为一件清嘉庆青花兔子望月图碟,高3.2厘米,口径15.8厘米,足径9.3厘米,现藏于广州博物馆。瓷碟上,一只兔子伏于地上、竖起双耳,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正回头望着悬在天空的一轮明月,嘴唇微张,似在倾吐情怀。兔子机敏灵活、俏皮可爱,身子前伏后耸,四腿有起有落,动静结合、机警活泼,又渗透出一种向往月宫、寄托相思的温馨情感。瓷碟釉面光润闪青,细腻润滑,釉汁匀泽,状青如玉,为嘉庆朝官窑早期烧造的器物。
动物望月是我国古代瓷器上常见的题材,较常见的有麒麟望月、犀牛望月、飞马望月等,古人以动物望月来寄托自己向往月宫安详宁和的美好寓意。如蟾蜍望月,就寄托了古时举子希望能蟾宫折桂、科举高中的祈愿。这件青花兔子望月图碟上的图案,取材于古时“玉兔望月”的神话传说。据北宋陆佃《陶山集》中记述:“兔,吐也;明月之精,视月而生……五月吐子而生”,说的是雌兔望着月宫中的雄兔而成孕,到五月小兔便从口中而出。明人张瀚《松岗梦语》中也有“兔视月孕,以月有顾菟……”的说法。故我国民间素有妇女中秋之夜望月祷告的习俗,以寄托早得子嗣的美好愿望。
千百年来,围绕着中秋节留下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乡风民俗,相沿成习,代代传承,令这个节日充满了月光一样的生动色彩。从动物望月的塑造上,可以探寻到古人望月、情思悠长的心路历程。“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秋风桂香,玉露生凉,沐浴着同一轮融融月光,一种思亲、团聚的美好向往禁不住油然而生。我想,这应该才是月光里被升华的中秋,中秋被升华的主题。
新闻推荐
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