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除了月饼,中秋节我们还能聊些什么

西江都市报 2018-09-22 15:17 大字

■峥嵘

中秋节临近,各式月饼早已纷纷登场。前几天看到报社一位编辑约稿,提示大家可以写写儿时吃月饼的感受云云,岂料一位作者回应道:“儿时没吃过月饼……”言语间透出了一丝苦涩与无奈。

在物质匮乏饥肠辘辘的年代,月饼理应是中秋节当仁不让的主角。记得八年前笔者往一所乡村小学送月饼,有的孩子还舍不得吃,珍惜地要揣回家里与母亲分享,把一位同事感动得满眼泪花。如今,油腻高脂高糖的月饼,在城里已经被逐渐视为“不健康”食品。几年前已经有“富起来”的人不屑地说:现在谁还吃月饼?加上近年来社会风气的转变,月饼也不再需要作为礼品进行周转“旅行”了。月饼商家“识做做一季”已成明日黄花,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主角风光不再。

从中秋节吃不上月饼,到不想吃或不必吃月饼,这当然蕴涵着巨大的历史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然而除了月饼,中秋节是否已经一无所有?关于中秋节我们还能聊些什么?

传统节庆的淡化,已然引起人们的焦虑。中秋节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民俗节日,也是我们民族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有赏月、祭月等习俗,有赏灯、赏花、猜谜等活动,更有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大量中秋童谣、神话、诗词、书画,以月之圆兆人寰之团圆、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祈盼丰收等意蕴。这一切都积淀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过中秋节时,可曾记得这种种文化的传承?当这多种文化活动以多种形式开展起来时,我们才可以确信,自己过的不是一个假的中秋节。

中秋节不应仅仅是商家的狂欢。从中秋节中找寻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民族传统的基因,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并非等同于月饼,让中秋节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这古老而美好的节日才不至于名存实亡。

新闻推荐

周作人沦陷时期的一篇重要访谈

并非小说家言的周作人自辩最近,偶尔翻阅1948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吴岩短篇小说集《株守》,阅读同名小说《株守》时,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