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上海”推出特展:两代艺术家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洞见”
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的第五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中,公众项目版块中的特展《洞见》呈现了对1999年展览《物是人非》的重新构想,呈现了当年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与如今新一代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两代艺术家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
作为亚太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在过去几年中,对亚洲艺术影像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影像上海”此次推出《在场(Staged)》、《洞见(Insights)》、《焦点(Spotlight)》、《对话(Conversations)》等特展和公众内容版块。这其中,《洞见》版块为此次“影像上海”的一大亮点,展览从纪录上海摄影展览历史的文献中挖掘线索,从1999年未能成功展出的一次展览《物是人非》出发。当年这一展览的许多参展艺术家业已成为今日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人物。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策展人王宗孚(Victor Wang)根据1999年的这一展览进行了全新策划,当年参展的陈晓云、耿建翌、胡介鸣、梁玥、向利庆、杨振中、杨福东、刘韡和徐震均将出现在此次“影像上海”《洞见》特展中,与陈哲、杨圆圆、范西、马秋莎和苗颖等新一代艺术家同台。
“影像上海”的公众项目历来备受关注,各版块侧重于具有开创性的当代前沿内容,让观众感受摄影艺术的美学与智慧,激发有价值的思考和探讨。影像艺术博览会集团总监Georgia Griffiths表示:“影像艺术博览会的一个持久目标在于呈现和支持具有先锋性的当代艺术。今年的五大公众项目可谓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一届,包括了特定场域装置、新兴科技、移动影像、论坛等各种形式。”
杨福东《断桥无雪》系列,2006. Courtesy of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Beijing, Singapore)
杨福东,竹林七贤 之四, 2006,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在展览现场,澎湃新闻记者看到,展览《洞见》中有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都使用了多样式的图像制作方式。在艺术家杨福东于2006年开始创作的“断桥无雪”系列作品中,“破桥上没有雪”的主题来自杭州西湖的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通常被称为“断桥上的积雪”。有趣的是,这也是杨福东于1992年至1995年间在浙江艺术学院(现称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成长的地方,这些照片也是其在杭州拍摄的35mm黑白电影的一部分。艺术家苗颖的大型装置作品《内容觉醒》创作于2016年,是一个大型装置,其中包括了会议中心常用的便携式展台。与此同时,这些支柱中所使用的图像是基于最常见的Windows桌面背景之一,它们由计算机生成,描绘着宁静的田园景观。
此外,展厅中艺术家耿建翌的作品也十分引人注目。“水印”系列作品是耿建翌于2000年创作的,作品所运用的方法更具冥想性和实验性。耿建翌通过将光敏纸浸没在水中来创作这一系列,通过这样的实验过程得到奇妙的图像,而非运用传统的运用相机的方式。耿建翌,《水印》系列
苗颖,《内容觉醒》,装置作品,2016. Courtesy of MadeIn Gallery (Shanghai)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洞见》特展中参加过1999年的《物是人非》展览的“老一代”艺术家以男性为主,而新一代艺术家则以女性为主。通过对比,观众可以看到“老一代”男性艺术家与“新一代”女性艺术家对同一摄影主题的探索。在王宗孚看来,现在的女性艺术家变得越来越重要,“她们正在改变着人们对于摄影的看法,她们不光只是参与摄影,而且还在图像创造(image making )。而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原因,摄影和图像创造的区别也显得越来越大。”
胡介鸣, Postcards (4) Old Summer Palace, 2002. Courtesy of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Beijing, Singapore)
马秋莎,Page 23. 2017-2018, Cyanotyp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Beijing Commue (Beijing)
尽管艺术家均是在非常不同的创作背景下创作着自己的作品,但依旧可以从两代艺术家之间看到艺术审美和概念相联性,例如对于文化,现代化的探索,艺术家对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探索,将摄影扩展到更多概念实践中,又或追求基于摄影的抽象性……
而关于为何选择从1999年未能公开展出的一次展览《物是人非》出发,策展人王宗孚告诉记者,“我有兴趣参加一个展览,讲述上海令人兴奋的摄影历史,更广泛地说是中国的摄影,指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民间展览历史也是中国艺术史、摄影史的重要一环。”同时,王宗孚还表示,摄影作为一种产生历史纪录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阐明当时在中国举办展览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景观。
向利庆, Press 1, 2007. Courtesy of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Beijing, Singapore)
曾经参加过《物是人非》展的杨福东则从艺术家自身出发,向澎湃新闻记者感慨道,自己对《物是人非》展的影像深刻,当时是一帮年轻人想去策划一个展览的状态,近20年下来,当时的参展人、年轻人、当代艺术也成为了一种“物是人非”,“这是一种时间、状态的变化,也充满了理想。现在近20年后,则是更年轻的艺术家追求理想。但这种追求理想的状态不会变的。”
陈晓云, 《What We Call as Real Is Actually Amateurish》, 2013. Courtest of ShanghART Gallery (Shanghai, Beijing, Singapore)
梁玥,《一切都将蒸发不见》,2015
王宗孚认为,在如今,随着技术变得越来越容易及进一步的发展,艺术家们开始研究如何面对各地特殊的社会人文情况,创作出不同的图像,来表现不同的社会感受,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无疑是艺术家们如何运用新的技术和创新来推动着摄影的发展,“在现代条件下的“摄影”,展览及其他的形象制作皆可被看作一种实践。”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胡璐董峻“现在阿荣旗全境内是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片丰收景象,农民们也喜出望外,满怀喜悦迎接中国农民丰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