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11岁学生获国际金奖,教师“人人都是科技辅导员” 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科技探索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9-20 06:36 大字

中窑小学的学生们在体验张雁羞发明的“双胞胎吸管饮水杯”。

在重庆,有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成了远近闻名的科技活动示范校。今年5月,在马来西亚举办的第29届ITEX国际发明展上,学校一名年仅11岁的学生,因发明“双胞胎吸管饮水杯”获得金奖。因在这所偏远小学坚守28年,工作勤勤恳恳,9月12日,校长王恒清荣登“重庆好人榜”。

“发明创造、实现科学梦想,不只是城里孩子的专利。”中窑小学校长王恒清如是说。

一个“科幻梦”

中窑小学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现有学生110名,90%以上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坐落在城乡接合部,地处偏僻,隐于山路曲折之间。校园里一棵百年香樟树树冠高过教学楼,遮住了近半个操场。

9月17日,记者来到这里,只见环境优雅,树木葱茏,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校长王恒清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学校虽小,科技创新却很有特色。”

王恒清19岁毕业来到中窑小学。一开始,她并不喜欢这里,学校条件太差,超过90%的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女,教学难度大,她想过尽快离开。但随着时间流逝,她觉得这个地方需要自己,于是一留就是28年。

王恒清告诉记者,她从小喜欢科幻作品,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仍初心不改,不仅号召同学们多看科幻小说和电影,还鼓励他们在课余开展科学发明创造,每个班级都设立科学发明小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从普通教师到校长,王恒清将这所打工子弟学校打造成了南岸区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对此,黄老师感触颇深。她说,王校长每天起早贪黑第一个来到学校,和老师同学真诚交朋友,常常用最简单的道理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她不但自己制作各种卡片、道具,还让孩子们在此基础上拓展思维空间。有的孩子还亲切地称呼王恒清校长为“妈妈”。对于入选“重庆好人榜”,认识王恒清的人都说,这是实至名归。

一张“发想单”

去年寒假,学校为每名学生发了一张创意“发想单”,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不便,积极开动脑筋,贡献“金点子”。“发想单”激发了孩子们绚丽的科技梦想,学生张雁羞的作品“双胞胎吸管饮水杯”,正是在那次活动中脱颖而出的。

年仅11岁的五年级学生张雁羞,介绍了她荣获ITEX国际发明展金奖的作品“双胞胎吸管饮水杯”。杯子内部用不锈钢隔板分隔成两部分,并设计有可插入两个吸管的杯盖,能同时供两个人使用,又有效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卫生问题。

据了解,ITEX国际发明展有来自中国、德国、日本等25个国家和地区共1000多件作品参加。

谈起发明灵感的来源,张雁羞说:“那时我小姨刚刚生了二孩,我发现有二孩的家庭外出常常需要携带两个饮水杯,很不方便。我就在想能不能两杯合一?”她赶紧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学校科技辅导员秦佳老师。在秦佳的指导下,张雁羞不断修改、完善设计草图,最终制作出精巧的3D打印实物模型。

张雁羞的“双胞胎吸管饮水杯”,近日还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目前,该作品已经正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

除了这一奖项,孩子们还在重庆市第十四届宋庆龄青少年发明评选活动中获得1个铜奖,以及多个市区奖项。

一条“创新路”

目前,中窑小学在职教师有11名,老师们常常身兼数职。秦佳到中窑小学任教已有11年了,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她还负责科技教育板块,推进科技活动的开展。“学校坚持‘人人都是科技辅导员\’的理念,开展活动时大家都一起干。”秦佳说,虽然有时候精力会不够用,但也乐在其中。

据重庆市南岸区教委负责人介绍,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中窑小学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和少先大队部负责老师为成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建了以班为单位的科技活动小组,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各项科技教育活动。

农民工子女大多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王恒清告诉记者,尽管学校资金也比较紧张,但仍然出资为他们提供一些科技器材。有一些培训课程,会推荐孩子们免费参加。一些孩子在制作参赛作品时,老师会自掏腰包为他们提供材料。“如果学校不支持他们,也许未来的科技新星将会陨落。”秦佳说。

目前,科技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常态,科技创新意识也在学生们的心中落地生根。

新闻推荐

楼院拐角违建群租房,隐患严重被拆

多部门克服阻挠,联合进行拆除。文/图半岛记者王洪智通讯员栾绍纲报道本报9月19日讯四川路6号有一户居民,利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