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过境港珠澳大桥第三次经受强台风检验
新华社广州电(记者周强)强台风“山竹”给广东、香港、澳门带来严重的风、雨和风暴潮影响,登陆时中心风力达14级。17日,台风过后,记者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了解到,处于此次中心风圈范围内的大桥情况正常,经受住了检验。这已是继“天鸽”“帕卡”之后,港珠澳大桥第三次接受强台风考验。
经过台风一夜肆虐,港珠澳大桥管理局17日上桥进行全面检查。结果显示,桥梁及隧道结构完好,主要设施功能正常,个别房间出现局部门窗渗漏和个别室外灯具损坏。东西人工岛扭工字块防浪效果良好、状态正常。
据了解,为应对“山竹”到来,港珠澳大桥启动了Ⅰ级响应,并安排了83位值守人员现场驻守在东人工岛、西人工岛、收费楼、救援楼、养护楼等,负责监控、救援、应急用电及排水保障等工作。
值守于西人工岛的环保安全总监段国钦介绍:“我们每隔一个小时巡查一次岛上各个楼层,把这次抗台风、防台风当作通车前的一场战役来打。”
监控数据显示,在本次台风中,大桥现场检测到了瞬时最大风速为55m/s,风力相当于16级,但索力、位移、振动皆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初步评估大桥主体结构、岛上房建及收费站结构、交通工程附属设施均未受到损坏,人工岛未有窗户玻璃破裂,全线供配电系统高低压运行正常,各泵状态正常。
这已经不是港珠澳大桥第一次经受强台风考验了。2017年8月23日,强台风“天鸽”在珠海金湾区登陆,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及地区风力达14-15级,阵风达16-17级。当月27日,强台风“帕卡”再袭珠海,其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风力有11-12级,阵风可达13-14级。
“‘双强台风\’5日内接踵而来,挑战极大。但大桥主体工程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除部分临建和设备设施受损外,大桥未发生人员伤亡,主体结构稳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回忆说。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解释称,港珠澳大桥主体结构风荷载设计参数在桥面处的风速取值约55m/s,相当于16级台风的风速水平。在计算桥梁承载能力时,风荷载只是计算桥梁承载能力的荷载组合其中之一项,所占比例较小。其他考虑参数包括桥梁静荷载、地基沉降、温度等。若将其他设计的荷载能力计算在内,即便在最不利荷载同时组合作用下,港珠澳大桥承载能力仍满足规范要求,且还留有较大的安全系数。
历史资料显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在设计阶段就港珠澳大桥的三座通航孔桥和非通航孔桥都进行了风洞试验。以最大跨度的青州航道桥为例,其风洞试验结果表明青州桥的颤振临界风速为96.4m/s,也就是说在风速达到或超过96.4m/s时青州航道桥才可能发生颤振。对于跨径更小的非通航桥,颤振临界风速一般都大于150m/s。这说明港珠澳大桥具备足够的抗风能力。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在连续的台风袭击中可谓是经受了‘超大规模的全尺模型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桥结构抗风性能优良,符合设计要求。”余烈说。
自2009年开工建设以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和各参建单位累计开展了近40次抗防台工作。
新闻推荐
9月18日,参加仪式的各界代表共同撞响“勿忘国耻”警世钟。当日是“九一八”事变87周年纪念日。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