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 居民可在家门口读书、看演出、参加文艺活动;豆各庄非遗文化保护中心年内开建
新京报讯(记者沙雪良)出门15分钟以内,就能借书、看演出、看展览、参加文艺活动……记者从2018北京CBD创新发展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朝阳区完善“3+1”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打造了15分钟文化服务圈。市民通过微信预约自助借书还书,还可享受48小时内免费配送服务。
在北京CBD创新发展年会新闻发布会上,朝阳区文委负责人介绍,该区近年来打破传统“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格局,建立“区级-地区级-街乡级-社区(村)级”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今年以来,垡头、香河园地区文化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地区文化中心拉近了文化与普通市民之间的距离。在外观酷似钻石的垡头地区文化中心,电影院、舞蹈教室、书籍、各种老物件拉近了附近居民和艺术的距离。在香河园地区文化中心,文艺工号、创业中心、多维剧场、创意图书馆、研修室等可服务附近多个街乡约40万人。今年上半年,垡头、香河园地区文化中心就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近48场次、惠及1.2万余人次。
朝阳区文委负责人介绍,豆各庄非遗文化保护中心、常营地区文化中心分别在今年、明年进行建设,完成后将尽快投入使用。
目前,朝阳区共有区级文化设施5个,地区级文化中心2个,街乡级文化中心43个,社区(村)级文化活动室511个,街乡文化中心和社区(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都达到100%。朝阳区文委负责人表示,朝阳市民走出家门15分钟内,就能读书、看演出、看展览、参加文艺活动。
文化57个流动美术馆覆盖43个街乡
近两年,北京留白增绿,改善居住环境,在一些空白空间,朝阳区文委通过陈列书画作品的方式,建起“流动美术馆。
流动美术馆面积不大,最大的500多平方米,最小的仅60多平方米,有的是设备功能齐全的美术馆,有的则成了文化墙。在呼家楼、建外、孙河等街乡,一幅幅上乘书画作品装点着街区,成为一道道文化风景。在八里庄、团结湖、常营等街乡,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室内流动美术馆则成为市民身边的新文化空间。
“社区流动美术馆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无所不能的渗透性。”朝阳区文委负责人介绍,从2016年至今,朝阳区共建设了57个社区流动美术馆,覆盖了全区43个街乡。
图书方面,该负责人介绍,朝阳区传统图书馆服务网络囊括了公共图书馆(室)430余家,年均接待读者450余万人次,借阅图书240余万册次。读者通过微信可在朝阳图书馆办证、预约,并可在48小时内获得免费配送服务。
文创5个老厂房转型升级特色文创园
今年,国家文创实验区又有5个老厂房转型升级成为特色文创园。截至目前,国家文创实验区内通过老厂房转型升级形成的文创园已达到35个。
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昨天介绍,这些老厂房以前分别是家具厂、机床厂、乳品厂等,升级改造后分别吸引了影视企业、人工智能、数字创意、传媒广告等企业进驻。
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腾退老旧厂房达242个,已经转型利用的老旧厂房占地面积601万平方米,正在转型改造的占地138万平方米。
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收入757.8亿元。截至7月底,实验区文化企业注册数达到39297家,是2014年刚成立时的2.4倍。
■链接
朝阳将建人才建言资政机制
昨天上午,朝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明表示,为吸引人才,该区将研究出台关于资金支持、股权激励等支持方式,建立建言资政机制和与人才的定期联络对话机制。
何明介绍,截至目前,朝阳区人才资源总量达134.1万人,接近全市的20%,其中中央“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48人,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195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八支重点人才队伍发展迅速,其中文化创意人才19.79万人,占全市的五分之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00余家,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占全市的比重达到20%和18%。
新闻推荐
新华社上海9月15日消息,上海市司法局于日前发布了《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的工作指引》,其中明确,在发生拒不配合行政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