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速读 人类某些行为背后的逻辑

大众日报 2018-09-15 04:40 大字

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幽默另类、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各种奇特的心理现象,并通过作者独到的分析,让你理解人类某些行为背后的逻辑。□李恒整理

心理操纵术

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就是他提出来的,但是这里我要说的是他的另一个著名理论——强化理论。

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

斯金纳是用老鼠作实验得出这个理论的。

将老鼠放入黑色隔间,在白色隔间的角落处,放上一大块奶酪。老鼠将在黑色隔间侦查一会儿,然后发现了白色隔间的门。出于好奇,它会试着推开,当然也很有可能是因为嗅到了来自白色隔间的奶酪的味道。然后,它便进入到白色隔间,很快吃光奶酪。老鼠得到了一种正强化,非常兴奋开心。

再重复做几次同样的实验,每一次老鼠推开白门移往白色隔间的时间都会比上一次短,即使我们根本不在白色隔间里放奶酪,老鼠仍然会同样迅速地从黑色隔间往白色隔间跑,因为对它而言,白色隔间已经和美味的奶酪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在这里,正向强化表现为,当老鼠完成所期望的任务后(从黑色隔间跑到白色隔间),便可得到奖励。

下面再来说负强化。

把另一只老鼠放入黑色隔间。目的仍然是看看它会在多长时间内,学会从黑色隔间跑到白色隔间。但是这一次,白色隔间里没有奶酪,而黑色隔间里却布置了电线,一旦有轻微触及,便会被电到。被电到后老鼠很痛苦,上蹿下跳,四处躲避。在这个过程中,它会无意中碰到白门,这会将它引入到没有电线的白色隔间。白色隔间里虽然没有奶酪,不过和黑色隔间相比,这里没有痛苦,无疑是个安全的地方,“赶紧进去躲躲!”所以,每次这只老鼠都会快速地从黑色隔间跑到白色隔间,因为对它而言,黑色隔间已经和电击的危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这只老鼠经历的便是负强化——在完成所期望的任务后(从黑色隔间跑到白色隔间),它便可以免除一系列疼痛、不快等负面感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强化有数不清的例子,比如表扬、奖金、赞许、体贴、礼品、关注、微笑、认可,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物质或非物质的奖励,如头衔、晋升机会等。正强化可以带给人愉悦的感觉,这也是它为什么会凑效的原因。我们希望听到老板赞许自己的工作,希望得到他人的赏识,付出的努力确实见效,得到所爱之人的关怀,或仅仅是看到他们脸上浮现出的快乐。

高明的操纵者深知这点,他们会利用正强化满足你,从而使你听令于他们,做他们希望你做的事。操纵者会让你感到,你的行为给他带来了快乐,这对你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于是你也乐于继续重复自己的行为。

然而,好景不长,在顺利地诱导你步入自己所设下的圈套后,事情的发展开始峰回路转,操纵者不再满足于小要求,开始策划一场大预谋。你可能会对操纵者布置的目标感到力不从心,不过仍然会尽力去完成,因为你还是希望得到操纵者的认可和赞许,你会耐心等待下去。这样,你便一直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在人类身上,可以达到与电击同等效果的负强化有很多种,比如生气、唠叨、痛苦、责备对方、作可怜状等。另外,操纵者也会使用恫吓技巧,比如叫嚷、诅咒、威胁、发脾气等,以此使你产生被拒绝或被抛弃的恐惧,从而向操纵者屈服,受操纵者控制。他们也会将你与其他人,如同事、兄弟姐妹等,作不恰当、不公平的比较,从而激起你的自卑感和内心的脆弱感。

还有,冷暴力也是一种负强化。如果不愿意冷战,你就得向操纵者妥协,向他道歉,或者做操纵者要求你做的事。总之,你的一切都在对方的掌控之中。

蝗灾与人类行为

蝗虫,俗称“蚂蚱”,它们最臭名昭著的地方,就在于它们喜欢“聚众闹事”——蝗灾。蝗虫平时看似害羞,喜欢独处,但一旦与其他的蝗虫亲密接触后,就变得放荡不羁。原因就在于,这种亲近会刺激它们产生一种神经传递素——血清素。

蝗虫分泌的血清素,不仅能使它们合群,还能刺激附近的蝗虫也产生血清素,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很快会使周围所有的蝗虫成群结队地聚拢到一起来。它们边飞边“收编”其他蝗虫,最终可形成覆盖面积达1000km2-2000km2的密集群体。按每只蝗虫的生命周期约为2个月,每天要吃掉和自己体重相当的食物计算,饭量着实可观。

在它们刚刚开始抱团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组织性,东飞一下,西飞一下,没有章法,但令人诧异的是,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它们的行动方向却越来越一致。当种群密度达到每平方分米约7只蝗虫这种“虫挤虫”的紧迫情况时,便会发生一个巨大而迅速的转变——虫群中的每一个虫子,从混乱的移动转变成高度一致的集体行进。

如果你用心观察,我们人类也会发生这种类似的转变,比如在节假日的景点,人群密度较低的时候,每个人的单独运动可以看作是像空气中的分子那样,随意运动。但当人流密度不断增加,达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行人开始自发地组织成人流,而且在同一股人流中,人们还都会按相同的速度行进,就像行进中的蝗虫一样。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是什么力量导致蝗虫或者人类产生这种行为呢?

对于行进中的蝗虫来说,其中一股力量可能便是不被身后的蝗虫吃掉的简单愿望。蝗虫行进的目的就是寻找食物,而飞在前面的蝗虫的大腿刚好勾起了后面蝗虫的食欲。避免被吃掉的方法就是保持速度,保持距离,“不要咬我的脚”。对人类而言,大概不用担心腿被吃掉,但是会考虑后方行人的推挤。

一位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完整的解释:所有群体中个体的运动都遵从一个规律——柏德三规则。

柏德三规则

避免:避免碰撞到其他个体。

定向:按照最接近自己的个体前进的平均方向前进。

吸引力:向最接近自己的个体的平均位置移动。

套用蝗虫的行为来说就是:避免——与后面的蝗虫保持距离。定向——跟随前面的蝗虫。吸引力——和周围的蝗虫步伐保持一致。

“柏德三规则”相当于一种“自动驾驶”模式,当我们身处某种情境的时候,它便会下意识地自动启动。也就是说,当你身处机场、火车站或观看足球比赛等场合的密集人群中时,会不自觉地遵从“柏德三规则”的安排。

再说另一种虫子——蜜蜂。蜂群中的每一个蜜蜂的运动也得遵守“柏德三规则”,但跟蝗虫不同的是,它们可以根据引航员——“侦察蜂”探到的消息,径直前往目的地。“前方探子来报,一公里外的某棵树上发现好东西啦!”然后一大群蜜蜂就都朝那个方向飞去,蜂群要出动了。按道理来说,已经知情的蜜蜂应该把它们的信息传出去,让每只蜜蜂都知道该飞往何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它们竟然全都默不作声,闷头就朝目标直飞而去,动作很快,井然有序——不知情的蜜蜂会根据邻近蜜蜂的前进方向,调整自己的方向。即便只有少数蜜蜂知道路线,但是剩下的不知情者只要遵守柏德三规则:避免、定向、吸引力,便能使整个蜂群的移动方向与那些知道路线的蜜蜂保持一致。

科学家们对这个现象做了一个计算机模型,得出一个结论:群体中只需要有个别个体(哪怕是匿名的)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确切地知道怎样去实现它,该群体的其他个体就会跟他一起去实现这个目标,虽然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跟着别人走。

《诡异心理学》

姚尧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新闻推荐

我国蒙古学研究迎来全新发展时期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3日电(记者勿日汗)记者从1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的中国第五届蒙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了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