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 “千里眼”执法效力初显
生态环境部“千里眼”执法效力已经初步显现。继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2018年7月份预警网格名单发布后,日前生态环境部又发布了今年8月份预警网格名单。生态环境部透露,目前“2+26”城市均无连续2次预警的热点网格。
据了解,在正式启动热点网格之前,生态环境部曾在河北省沧州市进行过试点。事实上,无论是试点还是近两个月的正式运行均表明,通过对热点网格的重点监管,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热点网格和各城市PM2.5浓度显著下降。
据生态环境部环监局副局长赵群英介绍,2017年,生态环境部启动“千里眼计划”,开展了热点网格监管工作。
所谓“千里眼计划”就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找出细颗粒物即PM2.5浓度较高,工业企业,特别是“散乱污”企业聚集的地区,突出监管重点,提升执法水平。赵群英说,生态环境部对“2+26”城市全行政区域按照3千米×3千米划分网格,共计划分出36793个网格。
生态环境部透露,“2+26”城市的热点网格数量不同,多数城市的热点网格数量为100多个,阳泉、鹤壁、长治、濮阳等城市,热点网格的数量均不到80个,而石家庄、天津、郑州、邯郸等城市热点网格均超过了200个,属于最多的一批城市。
赵群英说,生态环境部推出“千里眼”执法计划,目的是解决执法人员严重不足问题,同时帮助PM2.5浓度较高地区降低污染浓度。
据赵群英介绍,当前,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市、县两级,摆在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监管区域大、执法人员少。“一个县的面积往往上千平方公里,而县环保局的执法人员一般只有几十人甚至十几人,想要实现环境监管全覆盖往往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赵群英说,“千里眼”执法计划在解决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的同时,通过热点网格可以锁定PM2.5排放的重点区域,为监管执法提供指引和参考,便于市、县政府和环保部门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进而推动热点网格的PM2.5浓度不断下降。
生态环境部在今年8月曾向社会公开通报“2+26”城市7月份的预警网格,同时,要求这些城市全面排查预警网格的涉气污染源,整改发现的环境问题,按时上报相关情况。
赵群英说,通过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热点网格名单,始终保持对PM2.5污染相对最重地区的监管力度,从而逐步推进整个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
根据“千里眼计划”,生态环境部每月对热点网格进行综合评估,选出各城市PM2.5月均浓度最高、同比去年PM2.5浓度改善情况最差以及环比上月改善情况最差的等三类热点网格作为预警网格进行通报。
生态环境部指出,对1年内连续3次被预警或累计6次被预警的热点网格,生态环境部将采取公开通报、派驻工作组和公开约谈网格所在县(区、市)政府负责人等措施,督促地方解决问题,改善环境。
生态环境部称,针对热点网格发现的问题,其已要求相关城市加大预警网格的监管力度,组织开展涉气污染源排查和问题整改。同时,自2018年10月起,每月预警网格通报范围增加汾渭平原。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热点网格还曾广泛应用于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为“2+26”城市各督查组提供所在城市的热点网格分布和网格内企业信息作为参考,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据《法制日报》)
新闻推荐
(本文原标题:《青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金银饰品被盗案》)8月31日凌晨,海东市乐都区新乐商场龙凤珠宝黄金专柜发生一起特大盗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