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慕而往 学有所用——“一带一路”的中东故事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邵杰参与记者张栩于涛郑思远杨元勇王薇聂云鹏林晓蔚黄灵马意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是在中东许多地方流传一千多年的格言。古老格言也许源自海丝路上古代阿拉伯商人对中国的美好口述,抑或是汲灵感于《中国印度见闻录》这类阿拉伯古代著作对中国的详实笔录。学问,从那个时候起,就是许多中东人扬帆远航的歆慕所在。
跨越千年时空,现实呼应历史。“一带一路”倡议,让互学互鉴的潮流再一次沿着丝路足迹在中东地区蔚然成风。赴华求学,研究中国,学习汉语,是潮流更是时务;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是机遇更是理想。学问,在焕发青春的丝路上,又一次激荡起竞逐的千帆。
学语言,把握丝路的机遇
成书于9世纪中叶的《中国印度见闻录》是最早一本多方位描述中国的阿拉伯著作。书中多处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古人重文重教的赞叹和钦慕。书中记载到,“每座城市有一学校,学校里有教员,对穷人及其子女进行教育,这些教员的费用由国库支付……无论贫富,不论老少,中国人都学习认字、写字。”
如今,中东各国公民到中国长期留学或接受短期培训早已司空见惯,而且涉及内容广泛而深入。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自2006年举办“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培训班”以来,已有来自阿拉伯国家的240多人参加培训,学习治沙防沙技术。
“一带一路”让人才交流变得更加通畅。今年6月刚刚卸任的约旦计划大臣法胡里说,2017年,中国已成为约旦最大的人力资源培训提供国。据中国驻约旦大使馆介绍,2017年中国共组织约方305人次赴华培训,同比增长约23%。目前,2018年度39个学历学位教育项目招生正在有序进行。
哈密达是一个在科威特出生和成长的伊朗籍女孩。2011年8月,刚满18岁的她决定留学中国。她回忆说,当年的留学决定非常正确,因为在中国的求学生涯给她留下了人生中非常重要而且美好的成长体验。
当初对中国知之甚少的她,后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留学6年,她彻底迷上中国。她不仅适应了中国餐饮和气候,爱上中国美食,还走访了上海、深圳、长沙、南昌等20多个中国城市。她让弟弟也到中国读大学。她说:“在中国实在太自由了,想去哪里动身就走了。”
2018年1月,哈密达回到科威特的父母身边。让她惊喜的是,凭借中文优势,她回国不到20天就找到了工作。当时,哈密达通过微信发了一封求职简历,很多公司都对她有意向。她最终选择了华为公司,眼下是一名产品交付协调员,负责与当地经销商洽谈等协调和推广业务。
“一带一路”给越来越多中东人带去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关注中国。哈密达说,她的工作让她有机会向当地人推介中国产品,介绍中国文化和理念,就像一名“民间大使”,促进两国人民间了解、合作与交融。
习技能,执着共同的梦想《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阿曼是古代中东商船前往中国的起点之一。
而今,沿着古老丝路的航迹,中国企业帮助阿曼打造新的起点。由宁夏万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占地约12平方公里,被认为是单一国家在阿曼投资建设的最大产业园,也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投资建设的、旨在加强产能合作的最大产业园区。
人才培养是对未来的投资。园区董事长沙彦聚说,产业园与阿曼政府合作,每年选拔一批高中应届毕业生,由产业园出资到中国留学。产业园计划在未来8到10年内,为阿曼培养1000名留学生。
2018年6月,首批39名阿曼留学生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为期一年半的专业学习后返回阿曼。他们将继续完成剩余半学期的企业实习,随后进入产业园工作。
留学生赛义德·阿里说,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和具有完整工业体系以及先进技术的国家,他到中国求学领略了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学到了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技能。
在中东,“一带一路”还在一些校园里掀起“汉语热”“中国热”。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学生艾哈迈德·福达就在这股热潮里与汉语结下渊源,并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福达的中文名叫“大伟”,今年23岁。自打学习汉语后,他已多次前往中国参加各种活动。他曾在天津以志愿者身份教高中生学习英语,后来又在天津电视台主持过3个月的《老外视线》栏目。2016年8月,大伟在“汉语桥”总决赛中获得全球亚军和非洲区冠军。目前,他已入职中国一家媒体驻埃及分支机构,并打算到中国攻读硕士学位。
大伟说,学汉语的这些年,他从中国朋友身上学到了踏实和努力。“我失败过,沮丧过,迷茫过,但终究明白了‘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所以依然勇敢、执着地坚持着我的中国梦。”大伟坦言,阿拉伯国家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中国迷,热爱中国的阿拉伯人也越来越多。
传薪火,架设民心的桥梁
李彦升是中国史料明确记载的第一位“进士及第”的阿拉伯人。他在中唐时期随阿拉伯商船来到中国并定居下来,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他刻苦学习中国文化,拥有很高学识。由于才华出众,他经中国地方官员推荐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考取进士,并被皇帝亲自任命为翰林学士。
而如今,伴随“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脚步,越来越多的中国问题学者与专家出现在中东,他们传道授业,培养出更多的中文人才,为民心相通架设新的桥梁。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哈桑·拉杰卜刚刚率领埃及各高校中文专业优秀学生完成在中国的夏令营活动返回国内。
拉杰卜1980年在家乡摘得高考状元。此前,拉杰卜的父亲曾带回家一些中文刊物,拉杰卜一下子就喜欢上那些方块字,加上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兴趣,拉杰卜决定学习中文,尽管这个专业当时还属于冷门。
拉杰卜由此成为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第一届中文系学生。当时中文系只有3名教师,7名学生。由于成绩优秀,拉杰卜1982年被推荐到北京语言学院进修。大学毕业后,他又攻读研究生,回国后在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任教。中文研究如今也是艾因夏姆斯大学最具实力的专业之一。
拉杰卜说,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语言跟着国旗走”。当国家强大了,国际影响力大了,语言也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伴随“一带一路”的深入,中文专业已经从“冷门”变身为“热门”。以苏伊士运河大学为例,该校外文专业每年招收300名学生,其中分数最高的30人入选中文系。埃及赴华留学和进修名额也逐年增加,2017年为86人。
对于中文专业的“热度升级”,苏丹喀土穆大学中文系主任哈桑也感同身受。他回忆说,自己1994年在喀土穆大学学中文时,中文系总共只有15名学生,没有专门教材和固定教室。如今,中文系发展迅速,设置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一个年级就有18名学生,而且,学生的学习热情很足。
“中文系学生的汉语水平越来越好。我们正在筹备在苏丹艾兹海里大学和卡萨拉大学开设中文系,我希望更多苏丹大学开设中文系,”哈桑说。
哈桑相信,“一带一路”将使苏中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更加牢固。“人民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也更能促进政府之间关系。中苏民间交流将会更多,关系将会更加紧密。”
新闻推荐
你心柔软,却有力量林清玄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老师散文精选,书中收录《生命的化妆》《迷路的云》《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