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抬头率和获得感为核心 北京构建“课程思政”工作体系
本报讯(记者尹晓燕)北京市组织实施“课程思政”攻关计划,规范市校两级体制机制,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党政同心”,强化顶层设计。明确由市委常委、市委教工委书记统筹“课程思政”建设,市委教工委、市教委负责全面指导,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委办局协同参与,形成市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持“改建同步”,强化制度创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校以人事制度改革牵引“课程思政”建设,完善岗位聘用标准,将聘岗教师承担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和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作出硬性要求并予以工作量认定。北京联合大学组织70个专业按“课程思政”要求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全校专任教师在1092门课程中进行了实践,覆盖率接近50%。
坚持“显隐同向”,强化课程建设。指导高校研发潜隐式课堂教育,将思政的“盐”溶进专业课程的优质“底汤”之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玉雕与玉器》课程解读玉石文化,激发学生自觉传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精神风骨;北京服装学院组建“知名教授+思政教师+学科带头人”团队,从中西手工艺交流交融入手谈古喻今,培养学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视野和胸怀。
坚持“师生同行”,强化教学质量。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校编制《“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课堂学生抬头率和获得感为核心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丰)近日,贵州省大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正式面向各企业开始发放“云使用券”,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助力实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