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个税法第七次大修,拟分两步实施 “起征点”5000元标准从何而来

济宁晚报 2018-08-29 09:18 大字

以月入1万元为例

按现有税制计算

●扣除3500元基本减除费用;

●扣除2000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扣除费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

●每月需缴纳345元个税

按改革后税制计算

●扣除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

●扣除2000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扣除费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

●每月需缴纳个税为90元,降幅超过70%

历经今年6月初审和为期一个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提请27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6.7万多人参与、提交意见超过13万条——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的第七次大修牵动全社会关注,其中,和一审稿草案相比,决定草案显示,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即通常说的“起征点”仍拟按每年6万元(每月5000元)计算。

根据决定草案,决定拟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拟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适用新的综合所得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适用新的经营所得税率。据介绍,个税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主要依据城镇居民的人均基本消费支出水平、劳动力负担系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三大要素测算。5000元涵盖了2018年基本消费支出,还考虑了一定的前瞻性。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说,此次税法修正的减税措施包含三方面:一是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从每月3500元提至5000元,这一扣除标准不是越高越好,从减税效应来看,标准越高则适用较高税率的高收入群体减税额越大;二是低税率适用的税率级距扩大,减税效应更有针对性;三是首次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他指出,应综合分析减税效应,而不是仅仅盯在“起征点”上。“个税改革目的是要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让低收入者少缴税、高收入者多缴税,税负才更公平。”此外,个税“起征点”是动态调整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起征点”问题还会结合逐步扩大综合征税范围、完善费用扣除、优化税率结构等改革进程统筹考虑。

看点:

赡养老人支出拟纳入个税扣除项

根据草案一审稿,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享受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决定草案将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赡养老人支出,扩充入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允许赡养老人支出税前扣除,充分考虑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工薪阶层独生子女家庭居多、赡养老人负担较重等情况。

此次个税法大修是我国第一次在个税中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相比政策本身,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具体如何落地更受关注。目前相关部门正抓紧完善细化政策,初步考虑在标准制定上要适当考虑地区差异因素,但公平起见,将主要采取限额或定额扣除办法,而非据实扣除,并在政策设计上尽量考虑今后个体报税的便利化,尽量减少单一收入来源的纳税人自主申报。

稿酬所得先减除20%再按70%计算

一审稿将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作为综合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3%至45%超额累进税率。

二审稿对此作出修改,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明确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扣除标准

二审稿明确了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扣除标准,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新闻推荐

国家医保局推动各地优化完善异地就医报销制度流程

新华社电(记者陈聪)针对国务院第24督查组发现的贵州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报销政策不落实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27日表示,将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