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开会 □罗人伟
8月13日,《广州文摘报》转载了《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文章说,一位县委书记抱怨,今年上半年,他参加了上级召开的几十个会议,加上县里召开的各种会议,有一半时间在开会。要么在开会,要么在去开会的路上。结果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研究、分析问题,工作只能被动应付。即使想到基层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没有时间。这篇文章令我一时无语,思潮翻滚,浮想联篇。我这一生,不但参加过数不清的会议,还经历了多次会议周期性的起伏与张弛。每当会议开得过多过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时候,各级领导就会狠抓会风的整顿纠偏。纠偏之后,会风迅速好转并促进了工作的开展。过了一段时间或一个时期,由于领导对会风抓得不够紧,出现了松劲现象,过多过滥的会风就会卷土重来。于是,整顿会风又势在必行。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几乎成了一种规律。
读了这篇文章,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眼下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如此繁重,极需领导干部到第一线去解决问题。如果领导被困在会议里动弹不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可是大问题啊!上级领导平时多有要求县以下的干部到第一线去解决问题,却又自觉不自觉地把基层干部召集到上面来开会,使他们被会议缠住了手脚,无法沉下去。而基层干部也非常期盼上级领导能下来调研指导,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可是上级领导也被过多的会议拖住了,想下来也下不来。这样,过多过滥的会议,把干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占用去了,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种本不该出现却偏偏又出现了的问题,实在令人痛心。
开会,是部署工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开会,开展工作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会不可不开,但又不可多开滥开。比较恰当的做法应该是,可开可不开的会,尽量不开;能半天开好的会,不要花掉一两天或更长的时间;能半小时讲清楚的问题,不要东拉西扯讲一两个小时或更长。实践证明,会议时间短暂,主题突出,言简意赅,则事半功倍;会议拖沓费时,主题不明,冗长无物,则事倍功半。有些地方的会议之所以过多过滥,主要是有的人迷信会议的作用,在思想上把开会当作首选的举措,当作推动工作和狠抓落实的灵丹妙药。工作尚未开始,先开个会动员一下;工作遇到了阻力,开个会推动一下;工作结束了,还要开个会总结表彰一下。这样,工作一项接着一项地抓,会议也就一个接着一个地开,没完没了。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有的领导干部喜欢以会议来证明自己对工作的重视,表明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决心,说明自己对上级部署执行的及时,甚至想以会议记录当作有据可查,标榜自己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等。他们开起会来,津津乐道,而下基层解决问题则推三阻四,不甚乐意。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本原因说到底,就是形式主义在作怪。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有些地方的领导中存在着慵惰懒政和不作为的现象。形式主义不破,慵惰懒政和不作为现象不除,过多过滥的会风,是很难杜绝的。
有人说,开会是一门学问,我赞同这种说法。既是学问,就必须研究各种会议的特征及其客观规律,研究会议的各种形式、开法及其预期效果。既是学问,如何把会议开好,提高会议质量,领导者来不得半点马虎与疏忽,必须认真对待。各级领导尤其是第一把手应该率先垂范,对于应该召开的会议,严格把关,科学规划,胸中有数,心中有底。把每次会议开成领导高兴、群众满意、效果突出的杰作。从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的角度出发,我们建议领导者不妨变多开会为多沉下去,把一些相关会议直接下到基层去开。把开会和调查研究、现场办公结合起来。开会的本来目的,就是解决问题。与其浮在上面高谈阔论,各抒己见,不如一竿子插到底,到基层去,从实际出发,召开一些调度会、协调会、督导会,把对上级指示精神的贯彻和对本单位工作的部署,拿到现场去进行。通过直接的传达,面对面的指导,把上级精神直接转化为基层的行动。这样,既减少了会议,又推动了工作的开展,还能培养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新闻推荐
教育部: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10小时。一项抽样调查显示—— 中国学生睡眠时间总体不足
马上就要开学了,有家长感叹,孩子又要成为呵欠连天的“特困生”了。日前,首份《中国义务教育监测报告》出炉,其中提到,中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