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年轻人住养老院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半岛都市报 2018-08-28 07:03 大字

■话题

你去过养老院吗?在地段相对偏远的城郊养老院中,老人居住在一起,他们年老腿脚不便走动,感受到的是无人陪伴的孤独。而在都市里的这些老人的儿女,每天也都在为生计不停奔波。在老年人被孤独围绕,年轻人为房租所累的困境中,有人想出一个一举两得的妙计:把养老院多余的房间低价租给年轻人,换取一份贴心的陪伴。

杭州滨江坐落在白马湖畔的绿康阳光家园本是一个典型的养老院,2017年末这里搬进来了一批90后。养老院住进年轻人?这算怎么回事。原来这批年轻人是带着任务来的,每个月要花20小时当志愿者陪老人。陪老人玩游戏、运动健身、画画……只要是能让老人们充实快乐的活动都可以算进志愿时间。报酬就是住在这里缴纳的房租每月只需300元。这样一来年轻人的生活经济压力小了,老人也有人陪了,这个志愿项目被命名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此事报道之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质疑,每月要求的服务时间太少了,月租那么少,会不会过多占用养老院的空间?更多网友认为,这种方式很好,年轻人和老年人本就应该在一起。老人传授经验,年轻人传授新知识新技能。

在银发社会时代,陪伴是越来越难得的“温情告白”。关于年轻人住养老院这件事,您怎么看?请看本期“争鸣”。

刘鸿亚

与老年人获取人生共赢□程应峰

家是温馨的港湾,这个理念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审视华夏民族传统观念与文化习俗可以发现,中国人对家的依恋程度在世界上无与伦比。假如生活能够自理,或者身边有子女亲人照料,老年人一般不会选择去养老院生活。在许多人心目中,养老院几乎与红尘世界隔绝,但却不是“世外桃源”,因为它与冷清寂寞结缘。养老院里的老人们,远离亲人朋友,远离热闹繁华,在沉默孤独中走过风烛残年……

年轻人住进养老院,注定要打破静默,驱散冷清。年轻人活泼好动,精力充沛,接受新生事物快。他们陪伴老人,能让老人们感受到久违的青春活力,激发新的生活乐趣。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也是社会的“宝”,每一位老人身上都蕴藏着一座人生阅历与社会经验的富矿。年轻人志愿服务于老人,在低廉房租之外,还能收获人生教益,但凡虚心学习的年轻人,都能从老年人身上汲取宝贵的人生经验与生活智慧。

入住养老院,年轻人应该看到低廉房租之外更为重要的东西。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乐意为养老院老人们提供志愿服务,这是一个不应被忽略的视角。沿着这个视角,入住养老院的年轻人可以淡化追求廉价住房的功利考量,激发“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由衷喜悦。

借助年轻人入住的方式,打破养老院的沉闷气氛,并非杭州甚至也不是中国的“专利”,其实它也是“与国际接轨”。近几年来,荷兰房屋租金随不停上涨的房价水涨船高,年轻人只能“望房兴叹”,荷兰一家养老院把多余房间完全免费提供给当地大学生居住,前提是大学生每个月至少要花30个小时陪伴这里的老人;美国西雅图一个组织,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开在一起,让老人们神采飞扬,也让孩子们学会许多在普通幼儿园里无法学到的东西……

年轻人与养老院老人“老少共舞”,确实非常温馨美好,但是在眼下,这种美好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中国养老服务现状是“公办机构一床难求、民办机构一人难求”,公办养老院床位本来就很紧张,又能拿出多少租给年轻人?民办养老机构本就没有多少老人入住,就算空余床位再多,也没有太多志愿服务对象。或许有人要反驳,可以探索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杭州滨江绿康阳光家园就是按照“公建民营”模式运作的成功范例。可是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市场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即便是政府建好养老院,只要民间资本经营,情况就会不容乐观。

养老院要吸引年轻人入住,设施条件不可能太差,而且它只收取低廉租金,这些运营成本要收回来,只能“羊毛出在羊身上”,终归要由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买单。这势必让那些家境不太宽裕的老人望而却步。

养老院公建民营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探索方向,但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兜底作用,并激励爱心企业家抑或公益人士经营,切实降低入住老人的生活成本。养老院只有交给身上“流淌道德血液”的人士来经营,“最美不过夕阳红”才不会仅仅停留于歌声里,而年轻人入住养老院才有希望成为永恒的风景。

养老院更需要原生态的志愿者□茅亩

据了解,阳光家园是杭州市最大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等服务为一体,共有2000张床位,其中养老部分有800张,目前有600余位老人入住。志愿者入住的8个房间,属于养老院自理养老区。

与各个年龄段的人相比,老年人更害怕孤独。国人向来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家庭是亲情的居所,温暖的港湾。老人离开家庭,从熟悉的人际环境进入到养老院这个陌生的狭小天地,常常会有一种孤独空虚感。在这种情境下,如何给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一个更高质量的精神服务,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杭州一养老院想出了让“年轻人住进养老院”的办法。对此举,一种常见的观点是,能够实现多方互利共赢。很多人认为此举解决了老年人无人陪伴的问题,象征性的300元房租大大节省了年轻人的生活成本,盘活了养老院闲置的床位资源,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是发展养老事业的有益探索。这种观点是一种在养老问题上基于现实妥协的实用主义和功利做法。这一做法只看到了现实的显性效果,而忽略了志愿服务的本质涵义乃至志愿服务的专业要求。

我们通过了解招募要求,就会发现养老院对志愿者的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会考虑到志愿申请人的工作情况、专业背景、爱好特长等因素,这种选择性的做法,与志愿服务的本义大相径庭。

养老院里的志愿者,服务对象是养老院里的老年人,尽管没有直接收取服务对象的报酬,但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房租,则是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得到的实际好处。对于志愿服务的原本涵义来说,哪怕通过志愿服务只获得一分钱,都是不应该的。以微量房租为“诱饵”引来的志愿服务,大大改变了志愿服务的原生面貌。

在我国,民营养老院的发展仍然处于新生阶段,应当思考和解决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其空床率高,往往与选址距离大医院、购物场所太远,或收费太高有关。报道中的养老机构,尽管硬件一流,但到杭州市中心需要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程。至于年轻人的居住问题,还是在住房问题的范畴内解决才好,把志愿服务与养老院混搭,终究不符合普遍的实际,也不是一件值得推广的事。

志愿服务的高尚性和纯洁性,需要的是志愿者一颗火热的爱心、清澈的内心。遵从志愿服务的本真,遵从志愿服务者的内心,不让任何功利目的和实用主义干扰它、异化它,志愿服务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养老院是一个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也是一个培植爱心的地方。年轻人住进养老院,让养老院由单调变活泛,由沉闷变敞亮,由孤寂变互助,不啻为一种绝妙的安排。

养老院变成了相互温暖、培植爱心的地方。在这里,老年人和年轻人成为生命拐角的两面,他们彼此敞开胸襟,互相帮助。年轻人住进养老院,以自己的志愿行动给老人们送来了温暖;反过来,年轻人的志愿行为,也得到了社会应有的回报。我们常说:帮助别人,也就是在帮助自己。换种说法,就是付出爱心,也是在培植爱心,丰富别人的生活,也滋润自己的心灵。

养老院变成了传承经验、衔接智慧的地方。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智慧是从岁月炉膛中熬出来的,这正是年轻人所缺少的。在交流中,年轻人可以汲取他们的人生经验,并不断地进行心灵充电,得到心智上的启迪。当然,年轻人也可以向老年人传送一些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如此一来,有了传承,有了衔接,养老院的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富有新意。在养老院这样一方天地里,你撑一把伞给我,我撑一把伞给你,就构架起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养老院变成了增强认知、提升能力的地方。年轻人对社会的认知要从人开始,认知能力的提升需要足够的信息储备,老年群体正是这样一个有足够信息储备的群体。年轻人以老年人为镜子,认知自我,深入思考,会赢得更多的人生机会,也会因此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创造有益于社会的价值。作为志愿者住进养老院,本身就是一份难得的人生经历,对这种经历的正确认知,会让人在看待繁复多姿的世界时,保有一颗简单平常心。

养老院住着年轻人,占用小小的空间,却以爱为取向,以陪伴为姿态,赢得了美妙温馨的心理空间,与老年人一同获取人生共赢。

新闻推荐

个税“起征点”仍是每月 5000 元 今后将适时调整

经过一个月公开征求意见,个税法草案二审相比一审有何看点?历经今年6月初审和为期一个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全国人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