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塞罕坝林场达成首笔碳汇交易 林业生态产品正式实现市场化

北京日报 2018-08-24 09:39 大字

北京日报8月24日报道,塞罕坝林场日前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与北京兰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首笔造林碳汇交易,交易量3.6万吨。自2015年启动首批造林碳汇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历时3年多,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碳汇产业至此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塞罕坝的林业生态产品也正式实现了市场化。

效益:不仅是减少碳排放

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而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一定标准形成碳汇项目进行交易,则称为林业碳汇。

塞罕坝林场是如何走上碳汇交易之路的?2012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在这一办法统一规范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始了快速发展。而早在2012年之前,一些林业单位就已经开展了林业碳汇交易。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说:“林业在投资机制上有自己的特点,造林的成本大部分要靠林场自筹,国家能给的补贴只占一小部分。眼下,塞罕坝正在干的是攻坚克难的“啃骨头工程”,除了湿地,包括荒山裸沙在内的所有区域都要造林。现有林场的养护和经营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2016年8月,塞罕坝林场首批造林碳汇项目18.28万吨获得国家发改委签发,成为迄今为止全国签发碳汇量最大的林业碳汇自愿减排项目。2017年上半年,塞罕坝林场在北京环境交易所开户,开始进行林业碳汇交易。

“林业碳汇的意义不光是减排。交易获得的收益反哺林场,对区域的生态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有很大益处。”北京环交所碳交易中心主任邹毅说。

瓶颈:行业社会认知度有限

第一笔交易已经达成,几笔大单也正在洽谈中,塞罕坝林场碳汇交易的前景看起来十分明朗。但李永东仍坦言,林业碳汇交易并不是那么好做。

“林业其实是相对边缘的一个行业,大伙儿身边虽然都是绿树,每天呼吸着植树造林带来的新鲜空气,但很多企业和普通人并不知道林业是怎么回事儿。农林牧副渔,其实都面临类似的情况。”李永东说。

除了知晓度的问题,林业碳汇的价格也比风电、水电、光伏等其他类别的碳汇要高。李永东认为,开展林业碳汇交易,林业单位需要像北京环交所这样良好的平台来展示自己,提升社会影响力。

对塞罕坝林场林业碳汇交易的前景,邹毅表示看好。“从环交所的成交记录来看,林业碳汇的价格的确高于其他一些减排项目。但这也与林业碳汇本身在环保方面丰厚的效益有直接关系。相较林业行业整体,塞罕坝林场本身的知名度较高,在环交所开户后就获得了很多企业的关注。国家层面近几年对林业碳汇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据了解,按照碳汇交易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塞罕坝林场首批造林碳汇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全部完成交易后,可以给塞罕坝林场带来上亿元的收入。

专家解读

张承地区应积极参与林业碳汇交易

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金良

林业碳汇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林农收入等多重效益,被称为碳减排产品中的优质产品或“柴鸡蛋”,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青睐。在林业碳汇重大意义的宣传上,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使林业碳汇社会认知度不断提高。但仍须进一步努力,使林业碳汇的重大意义深入人心。

为了发挥林业碳汇在绿水青山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主管部门可出台政策,优先把林业碳汇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中,鼓励控排企业优先购买林业碳汇CCER进行减排履约,鼓励非控排企业、机构或个人优先购买林业碳汇用于自愿减排,实践低碳生产、低碳办公和低碳生活。

林业碳汇交易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生态涵养功能是河北张家口和承德地区森林对京冀地区最重要的贡献,两地人民为此做出了利益牺牲。林业碳汇交易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碳市场给林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建议生态涵养区相关单位根据国家发布的政策规则和林业碳汇方法学要求,开发可交易的林业碳汇产品,积极参与国家及京津林业碳汇交易,将获得的经济回报作为提供生态效益的一种补偿,激励当地人民群众更好地经营管理京津冀生态涵养森林体系,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

(原题为《塞罕坝林场达成首笔碳汇交易,全部交易可带来上亿元收入》)

新闻推荐

岁月,不曾回头 ◇ 王珉

如果不是落雨,我势必无法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它源于最近的某次分别,母亲心切地说:“带上雨伞吧,外面在下雨呢!”母亲总会站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