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口袋”体育公园
江苏省政协委员吴国华
目前,江苏省各级各类体育公园已达1300个,其中乡镇级以上有一定规模的体育公园500个,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2.01平方米,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公共体育设施惠民程度显著提高。
但是,随着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要求日趋旺盛,对体育休闲场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今后亟待利用城市零星的开放空间,打造集运动休闲、文化赏娱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袖珍公园,即作为城市公园体系中最末端的公园形式——“口袋”体育公园,进一步将全民健身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公园体系建设中,真正满足广大市民对体育健身的需要。
一是见缝插针。建设“口袋”体育公园是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一大举措。要在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思路,重点推动各地把体育公园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布局,尽量与周边健身步道、慢行系统等连接,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低碳立体全民健身网络。
充分利用城市升级产生的“金角银边”、城乡边角地、社区零碎活动场所、乡镇居民集中活动地等,巧妙布局,策划定制,增加便民惠民的体育健身设施,以“多点、小围、广利”的建设原则,将原有公园等的“边角料”地带发挥体育健身的功用,建设各类“口袋”体育公园。
二是部门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对选址和功能设置上充分征求意见和深入论证。推动乡镇、行政村的体育公园与“美丽乡村”等建设规划有机衔接。结合城乡道路、山体、水系、湿地、林地建设,实现“村村建有小公园”。
三是变一为二。在现有特色公园和商业集中区,引导建设“口袋”体育公园。利用现有公园的空地、房地产开发、停车场周边、城中村改造、弃置地修复等,建设“口袋”体育公园。在原来主题公园基础上,辟出一块场地进行体育公园的建设,实现“变一为二”的综合性功能。
四是长效管护。政府要长期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尝试多元化投资方式,充分利用政策招商引资,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口袋”体育公园管理新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实现公园管理维护的专业化、精细化和常态化。
要根据周边社区已形成的文化习俗和健身习惯,突出不同功能、配置不同设施,确定不同的动静分区,在所在社区体育公园中设置慢跑道、广场舞场。对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这类场地要求较高的运动,可以按照公园规模的大小选择一到两个进行配置,使公园发挥全方位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又真正考虑就近市民的健身需求。
新闻推荐
哈尔滨日报8月17日报道,昨天,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民桥街铁路线旁一库房内发现600余箱冥纸和“金元宝”等祭祀用品,现场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