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医生有尊严,生命才更有尊严 中国医师节,开启新时代“尊医重卫”新征程

半岛都市报 2018-08-17 07:35 大字

半岛记者高勇男张彤于田乐见习记者田爽李清路瑶

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是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中国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换句话说,从今年开始,中国医师节同您所最熟悉的教师节处于同等地位。而这一节日的确立、这一时刻的到来,很多医生等了很久、很久。

一个节日,健康守望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中国古代对医生的最高褒奖。在世界范围内,设立医师节的国家并不多。人们比较熟知的是美国的国家医师节,它的设立是为了纪念一位麻醉医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全体医生的节日。

1998年6月26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2011年6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公布了《中国医师宣言》,并宣布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6月26日定为中国医师协会医师节,以鼓励医师发扬自尊自爱、奋发向上的精神,维护医师队伍形象,营造尊医、重医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但由于没有得到国家层面的权威认定,知晓度不高,多年来仍局限于医生群体内部庆祝过节,缺少社会呼应。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与美国相比,中国设立医师节,其初衷并非在于表彰个人,而是旨在给予医师这一群体应有的尊重和崇敬,以期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一个节日,些许落寞

从正式确立“中国医师节”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10个月的时间。日前,本报派出多路记者走上街头,与100位城阳市民共话“中国医师节”。在100名受访者中,仅有3人知道或听说过中国医师节。其中,1人是因为亲属在医院工作而知道,1人是浏览网站时曾看到过相关新闻,1人是因为自己的公立生日恰好是8月19日。而3人当中,除了那位有幸与中国医师节“同月同日生”的市民,其余两位尽管知道但都无法说出中国医师节的准确日期。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教育只可论好坏,而医疗事关生死。但是,与教师节相比,医师节的知晓度分外“可怜”。长久以来“面上”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让许多人对于医疗行业和医生职业存在下意识的猜忌、质疑,非就医状态下会刻意的与之隔阂开来。

从尊师重教到尊医重卫,在健康中国开启新征程之际,医师节的设立会让人们对医生这一职业与群体有更多关注与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的痛点与难点愈发凸显。以设立医师节为契机,能够唤起全社会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关注,啃下改革“硬骨头”,实现健康中国的大目标。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一个节日,一种关系

推动形成尊医重卫氛围,不仅仅是为了医生,更是为了增进医患信任,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环境。其实,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出现极少数纠纷乃至事故,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关键是有问题就合理合法地解决。当前,尽管医患关系持续好转,但由于医疗的专业性,一些意外或者事故在事实未清、专业解释未到的情况下被迅速传播,从而容易被先入为主、片面理解。

在100名受访者中,有50%的人对于目前医患关系的判定是紧张。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100名受访者中,对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原因的选择,排在第二位的是医患负面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没有及时、正确、准确地引导。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舆论影响十分关键,医疗改善至关重要,两者缺一不可。设立中国医师节,一方面能够促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让公众可以透过医生光鲜的外表,看到其背后的辛劳与辛酸,成为打开医患心结的钥匙;一方面,医生在享受医师节带来的自豪与荣誉感的同时,也能时常自律自省,审视自己是否坚守医风医德,以更强的责任感面对患者、救死扶伤。

一个节日,一种期待

日前,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些年中国的医生群体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大背景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增长。一方面,医生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往往是超负荷,另一方面,近些年的医患关系让医生的执业环境也存在很多问题。“2014年以前,社会上发生的伤医事件很多,暴力伤医事件每年都在数千起,甚至每年还都有医生因为伤医事件而牺牲在岗位上。”张雁灵表示。

的确,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医患关系时常呈现出紧张态势,医患纠纷甚至恶意伤医等事件时常见诸媒体。这让医生——这个保卫他人生命与健康的职业,成为了人们眼中的“高危”职业。100名受访者中,在高危职业、具备一定危险性职业和不具备危险性职业三个选择中,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医生属于高危职业,仅有1人认为医生职业不具备危险性。但即便如此,令人欣喜的是,有约70%的受访者表示自身愿意或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家人选择从事医生职业,同时有约70%的受访者表示对于医患关系的未来改善比较乐观。

医学是人性善良的表达,医学是一门探索性学科,不能刻舟求剑,更不能盲目迷信权威,否则就无法进步。医生只要怀着一颗大爱之心,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即便出现意外结果,社会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如果缺乏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医生裹足不前,处处自我防护,不敢为患者冒任何风险,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患者,损失的是医学进步。

“尊重医生不是尊重哪一个人,也不仅仅是尊重这个群体,他更是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因为尊重生命,我们才能尊重医生,换句话说,医生有尊严,生命才会显得更有尊严。”张雁灵如是说。

新闻推荐

年轻人住进养老院是个好创意

聚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