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回天改造计划”对准民生痛点

新京报 2018-08-17 01:43 大字

■社论

对准民生痛点,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人性化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民众的幸福指数,也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一个为期3年、投资200亿元的整体提升改造计划,在“亚洲第一社区”回龙观和天通苑地区激起波澜。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印发《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未来三年,要在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推进的项目超过100个。将启动26所幼儿园和中小学、5个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文化体育活动场馆建设,还将拥有两条快速路,13号线龙泽站、回龙观站等拥堵严重的地铁站点将进行改造,增加进出站口。

多年以来,尽管有关部门也一直在努力提升改善该地区的公共服务,然而,对于辐射近百万人口的超大社区而言,改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民众的需求。上学难、就医难、健身场地有限,堵车成了家常便饭……在社交媒体上,回龙观和天通苑地区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是自嘲“堵城”,就是调侃“睡城”。

来自北京市发改委调研摸底的情况看,该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欠账多、缺口大、不均衡。幼儿园、中小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机构养老床位、消防站、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用房等都存在较大缺口和欠账,与实际需求严重不匹配。特别是公立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少,优质教育资源稀缺。

此外,交通基础设施缺乏系统性、对外联通差。存在北郊农场桥、太平庄东路桥、林萃路五星啤酒厂、陈家营跨河桥等一批堵点断点。水务、电力、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也存在标准低、不完善的情形。

此番提升计划直指矛盾,不躲不闪,不回避困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纾解民生痛点,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治理思路,其获得民众点赞,并不奇怪。

比如,针对居民就医难的问题,不仅开工建设两家医院的二期工程,也着力健全分层级卫生服务网络,推进辖区医联体建设,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又如,为了缓解教育资源的不足,一边分期开工建设15所新的幼儿园、中小学校,一边接收10所私立园和1所小学,扩大普惠教育的覆盖面,这些项目总体预计可以提供1.3万个学位,必然大大缓解该地区的教育供求矛盾。

而在公众普遍关心的交通问题上,两条快速路、国内首条通勤自行车专用路的建设,以及一批断点堵点的疏解,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该地区的拥堵状况。

政府治理当然会涉及恢弘的宏观层面,但也应该重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完善。公共服务一点都不空洞,也不虚妄,而应该体现在实实在在的作为上。

抓住民生痛点,聚焦民众高度关心的问题,从家常日用的最起码诉求出发,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人性化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民众的幸福指数,也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在前不久发布的《北京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完善城乡治理体系、推进社会民生领域改革的多项具体措施,回龙观和天通苑地区的优化提升计划,不妨视为是对这一行动计划的具体践行。

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北京,需要解决百万人口社区的种种现实困难。必须看到,无论是自嘲还是调侃,背后依然是炽热的改变诉求,政府的回应越迅速,改变越彻底,则民众被激发出来的内生动力就越强大。期待“回天改造计划”在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的同时,也成为北京启动和谐宜居行动的先声。

相关报道见A06-A09版

新闻推荐

台风“温比亚”来势汹汹 李强应勇检查防御工作落实情况

根据气象部门最新预测,今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预计17日凌晨4时在金山或奉贤登陆,最大可能成为今年入夏以来登陆上海的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