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让“行善式”套保的“毒馅饼”趁早露馅

济南时报 2018-08-16 14:41 大字

以每月1.5万元的价格包下医院的一个科室,频繁下乡义诊,专门针对有医保的、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进行宣传。花大血本的同时,住院费用又极其低廉——住院10天只收取300或500元两档费用,还餐费全包。看似亏本的买卖背后,却不是做慈善。8月14日,浙江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医保诈骗案。(8月15日《钱江日报》)

与其它一些套保行为相比,这类套保行为更具欺骗性。家门口来了免费义诊的医生,不仅检查不要钱,而且部分药品也免费提供,居民对这类“善行”感念在心,不仅容易给予信任,而且还会言听计从。更何况义诊过后他们还会动员居民住院,而住院仅象征性收费,扣除伙食费等开支,医院反而倒贴钱。天下掉下馅饼,尽管这个馅饼对医保基金有毒,但对居民却没毒,居民算得清楚账,却难以理解里面的猫腻,因此多会将这类行为当成善行,认为阻止这类行为就是坏了好事。

有些套保行为虽然暗地里小动作不断,但表面上看不出多大问题,把更为隐蔽的行善式套保计算在内,这类套保的总量或许不是一个小数目。

行善式套保还具有难以监管的特点,因为医患之间形成了利益同盟,他们会彼此配合并保守秘密。这起案件从2014年就开始以这种方式进行套保,直到几年后才被发现,且发现这起套保案件的是审计部门的一次延伸审计,就很说明问题。假如这次延伸审计没有进行,这起案件恐怕至今都没有浮出水面。

对医保基金安全负有直接责任的,是医保部门。监管医疗费用,若仅仅寄希望于总额控制,不注重个案把关,就可能像这起案件一样,在基金总额不超标的情况下,单个患者的费用账单上却存在套保现象。费用监管应该成为医保部门的日常行为,应像这次审计一样,对反常的药物集中消耗和账面上的疑点展开调查。

进一步而言,仅对账面进行审计,仍会存在很大的漏洞,费用监管不仅要深入个案,而且还要深入到诊疗的细节当中。细节监管有时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但很多时候并非如此,甚至只需人员到场进行基本核实即可。在这起套保案件当中,假如医保部门对照费用清单走访患者,对诊疗过程进行简单核查,套保行为早就露馅,不会一拖几年不被发现。 (罗志华)

新闻推荐

农民大叔娶非洲女怎么回事?农民大叔娶非洲女网友:是真爱

跨国恋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成功的恋情。因为无论是语言上,还是在生活文化上,都是两个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习俗。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