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字如细鱼,句若荷花

贵港日报 2018-08-16 10:59 大字

王太生水泽之中微漾的鱼子,在我家乡的河流,以初夏的花鱼居多。花鱼,腹部鼓鼓的,是鱼中的孕妇。其次是鲫鱼,所谓桃花流水鲫鱼肥。可以想象,在草木繁茂时,一条鱼追逐另一条鱼,荷花水草之间,两条鱼用力过猛,蹿到一片荷叶上,叶面滑溜溜的,又扑通一声掉进水中。鱼卵喷薄而出,河流中飘浮着生命的象形文字。

小时候我喜欢吃鱼子,红烧小杂鱼的鱼子,少乱刺,且味道鲜美。可就是这道菜,每每摆上餐桌,外婆不让吃。外婆说,小孩子不能吃鱼子,吃了鱼子,会不识得字。

多少年来,我一直纳闷,鱼子是高蛋白食品,按理说,吃了会变得聪明,怎么吃了鱼子反倒变笨。那时,我读小学,正是识文断字的时候,大人不让吃,自然也就很少食鱼子。

鱼子好吃,吃不得。后来读汪曾祺的《故里杂记》提到:“庞家桶里的鱼最多。但是庞家这两天没有吃鱼。他家吃的是鱼子、鱼脏。鱼呢?这妯娌三个都把来用盐揉了,肚皮里撑一根芦柴棍,一条一条挂在门口的檐下晾着,挂了一溜。”高邮人把鱼捕上来,一时不吃掉,或不着急吃,将鱼腌成咸鱼,先吃新鲜而不经存放的鱼子。

袁枚《随园食单》中提到熏鱼子,“熏鱼子色如琉璃,以油重为贵。出苏州孙春杨家,愈新愈妙,陈则味变而油枯”。

童年时吃不得鱼子,长大了也就顾不得许多了。有一年我在桐庐的富春江边一家小餐馆吃饭,就点了红烧鱼子。餐馆老板说,鱼子是来自富春江里的江杂鱼。

一粒鱼子,意味着一条鱼。鱼味鲜美,让出家的怀素和尚按捺不住。他在《食鱼帖》中说:“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我看过《食鱼帖》,笔墨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精彩动人。怀素对清规戒律并不忌讳,流露出一个出家人,在美食诱惑时的得意忘形。

其实鱼子的家常做法很简单,将鱼子洗净沥干,用黄酒、少量盐拌匀腌制,炒锅放油烧热,葱丝、蒜片炝锅,再下酱油、辣椒和鱼子翻炒,温火咕嘟至收汤,蒸发渐干。

小孩子不能随便吃鱼子,大概是每粒鱼子背后都有一尾细若针尖的游弋小鱼,也许是外婆担心小孩子吃鱼子暴殄天物。字就像一尾游动的小鱼,纯净的读书小孩子不能乱吃。

关于鱼子笺的造纸术,宋人苏易简在《文房四谱》里说得清楚,“蜀人造十色笺,凡十幅为一榻……又以细布,先以面浆胶令劲挺隐出其文者”。纸面呈霜粒,如鱼子,曰“鱼子笺”。唐人羊士谔诗云:“蜀国鱼笺数行字,忆科秋梦过南塘。”一付纸笺,沾数粒鱼子。

联想到柔纸上,洒细细点点的碎金箔,然后在上面从容写字。郑板桥有一副鱼子笺对联,“操存正固称完璞,陶铸含弘若浑金”。细看,孑孑鱼子,衬托着字,沾烟水气,字如细鱼,句若荷花,有蒲草香味。

鱼子,蕴含着包孕、萌动,具有象征意义,同时也寓意生命力量、艺术形式的传播。

某年,我到水乡寻船菜,住乡村小旅馆里给友人写信:“吾少时鱼子虽不曾多吃,不影响认字,却拙于识数。与人相处,烦于算计。因鱼子与秤星相似,故懵懂尚不识秤,也不知秤星缭乱处,所标几斤几两,可我从不怀疑那个提秤人……好游玩,亦爱美食。”我把这几个字,写在普通的纸上,给朋友写信,要是用鱼子笺,就好了。

新闻推荐

臼田捷治&秋山伸谈书籍设计:读书这事 质感与触感是重要的

2018上海书展期间与之相关的书籍探讨和论坛也相继展开。近日,由刘海粟美术馆、上海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书艺问道——吕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