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卡调包”属乌龙:高考不惧质疑是好事
■观察家
当地官方的尽责调查,增强了高考公信力。
河南四位高考生怀疑自己答题卡被调包事件,最终以河南省纪委监察委的通报宣告终结。当地纪委方面的通报非常明确:经过笔迹鉴定,三位(另一位已承认答题卡是自己填写)考生的答题卡都是自己填写,并不存在调包。通报还回应了人们关注的细节问题:答题卡上的涂写,也是考生自己所为。
感谢现代科技,也感谢相关部门的调查,让这次风波没有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不了了之”。涉事专案组调出了从考试到阅卷的全部录像,调查了举报者和被举报者、监考老师、阅卷老师,这增强了最后结果的信服度。
这也印证了事件一开始很多朋友的猜测:在当前的高考监管体系中,这么明目张胆而又匪夷所思的答题卡调包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当然有心生这类幻想或疑虑的考生家长,但依照正常逻辑,几乎没人有这样的权力来打通、控制所有环节。如果有人有能力突破那么多掣肘调包答题卡,他一定可以直接更改分数。
每年高考,都会有一部分考生发挥失常,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些考生中,会有一部分对自己的分数产生怀疑,甚至怀疑答题卡被掉包,这很正常。此次事件中,特别之处是其中一名家长是检察官,不但有维权意识,也懂得维权的办法。他们在网上发帖,动员舆论,又通过正常途径举报。
在此情况下,相关部门无法不认真对待。过去几年,别的省份也发生过几起怀疑答题卡出问题的事件,最终招生办向考生出示本人试卷后,当事人都打消了疑虑。这次河南几位家长态度更加坚决,在高考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父母想扳回一局的心情可以理解。他们看到答题卡后,哪怕笔迹一眼看上去就很像,仍不依不饶。
最终,这促成了足以写进高考历史的一次调查。相关部门请了专业笔迹调查机构,调出全部视频,相当于启动了一次高考应急预案。结果证明,高考监管体系是正常运作的,而只要监管正常运行,这类猖獗的捣鬼就罕有发生的可能。
这起乌龙,本质上是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太过迫切,而孩子成绩又无法达到要求造成的,在这种情形下,有些家长宁愿相信对自己有利的暗示甚至猜测。对这样的家长和孩子,我们除了能够叹息,还能做什么呢?
有不少网友认为这四位家长开了不好先例,以后举报的会越来越多。我的看法完全相反,这种级别的调查,事实上增强了高考的公信力,也让家长们更相信高考选拔的公正性。再碰到怀疑称自己答题卡被调包的孩子,家长也有案可依,不会轻易相信。
从根本上讲,俨然代表着社会诚信根基的高考,应该欢迎一切质疑,也应该能回应这些质疑。对于煞有介事式举报的认真对待和尽责调查,是对权利的敬重——哪怕权利可能逾矩。而高考的公信力,也必须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经受住考验,并不断得到加强。
□张丰(媒体人)
新闻推荐
8月10日,一直备受业内关注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一标准的出台填补了行业标准空白,对于规范行业操作,保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