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天空上演“天狗咬日”
据新华社天津8月9日电(记者 周润健)8月11日傍晚时分天宇将上演“日偏食”天象,这是今年我国能观测到的唯一一次日食,引发公众极大关注。那么,日食是如何发生的?它有什么特点?有啥规律可循?天文专家进行了解释。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作为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作为太阳系的行星,地球又带着月球一起围绕太阳转动。日食(或月食)正是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如果日、地、月三者恰好或几乎成一直线,那么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表面上来。这时,在月影区域内就看不见或看不全太阳。这样的事件叫日食。发生日食必在朔(农历初一),发生月食必在望(农历十五居多)。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三种。
日偏食的过程和日全食过程大致相同,由于它只发生偏食,因此就只有初亏(日食过程开始时刻)、食甚(月轮中心和日面中心相距最近时刻)和复圆(日食结束时刻),而没有食既(日全食开始时刻)和生光(日全食结束时刻)这两个阶段。
那么,每个月都有农历初一和十五,是不是意味着日食和月食每月都会发生?史志成对此明确表示,日食和月食不会每月都会发生。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作为月球轨道平面的白道面和作为地球轨道平面的黄道面的交角约为5°,所以只有当月球为新月或满月并靠近黄道面和白道面的交点时才会发生日食和月食。”记者了解到,就全地球而言,每年发生食的次数最多为7次。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罗沙、曹雪盟)记者9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法近日出台关于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司法服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