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花几万元游学就能缓解教育焦虑?
本期主持:曹雅欣
点评嘉宾:钱江晚报高路、人民网魏英杰、公众号社会学了没、土逗公社、评论员然玉、评论员李素利、光明日报王海兴
■委托人:刘女士
■方 式:读者来电
■话 题:暑假来临,让孩子参加海外游学或国内游学活动,正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假期的选择。游学热本无可厚非,但游学市场一片热闹的背后,质量令人担忧。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游学?游学市场应该由谁来监管?
小学6年,全班只有儿子一个人没出过国——杭州的孙女士被逼急了,只能花费3个月的工资,将儿子送进学校暑假组织的英国游学团。她的经历在“升学宝”上推送后,立刻上了新浪热搜第二位,引发了大家热议。据新闻报道,这位家长本身收入并不高,只因全班只有她的孩子没有出过国才作出这一决定。网友对该事件的评论中,有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人吐槽家长之间、学生之间跟风攀比。
所谓游学,是一种将学习和旅行相结合的学习交流方式,一般为期1至4周。不少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国内或国际游学项目,丰富孩子的暑假,让孩子在旅行的同时学习知识。
但近些年,游学日趋低龄化、高价化,暑假出国游学究竟有没有必要?
高价游学到底值不值
暑假过半,在夏令营市场上,短期海外游学夏令营十分火爆。十余天的游学,价格动辄数万元,由于是学校组织,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自然趋之若鹜;也有不少家境一般的家长,为了孩子融入集体,也咬着牙勉为其难。高价游学,是否只游不学?
钱江晚报 高路
游学多多少少总有点收获,可没有游学机构宣称得那么大,你是奔着学去的,而组织者则是奔着钱去的。一些游学项目,游而不学,行程安排跟普通的旅游并没多大的差别,而价格则高了一大截;更有一些组织机构把游学当成了一锤子买卖,吹得天花乱坠,开高价,反正就一回,做一回的生意已经够他赚的了,他也不打算再做第二回生意。一些普通旅游产品在暑期贴上“游学”标签,摇身一变成了高价产品,花费三四万,就是到国外高校转了转,这样的游学自然没有多大的价值。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门生意,是生意就有它自己的操作手法。游学不是普通景点,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需要高水平教育内容设计和专业人员,可很多游学机构只不过是在搭草台班子。
人民网 魏英杰
我不反对海外游学,但反对盲目参团,跟风出游,特别反对低龄化的海外游学。小孩还在读小学阶段时,许多家长其实对小孩的未来规划并不成熟,这时候盲目参团,可能各种准备都不充分,最终白跑一趟。再者,参加一趟海外游学,花费少说也要三五万元,这对有些家庭来讲并不是小数目,这样跟风出游,其实没多大意思。还有,小孩年纪太小,对什么都还是懵懵懂懂,这时候就去参观国外名校,能学到什么可想而知,充其量也是到此一游罢了。就此而言,是否参与海外游学,应当量力而行,衡量这样做是否值得。
还要看到,大量人群集中涌向海外名校,也会给当地造成压力,带来抱怨。常住人口仅10万人左右的剑桥,今年接待了约550万名游客,当地政府和居民高呼“受不了”。产业链暴利令人咋舌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出国政策的优化,游学热的出现可谓应时当令。调查显示,64.3%的受访家长曾让孩子参加游学项目,其中26.6%的受访家长曾让孩子参加出国游学项目。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背后,自然形成了一系列或明或暗的产业链。
公众号 社会学了没
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之外,许多中介组织会以留学咨询、培训等名义注册公司,在其注册的业务范围内,并没有经营“出境夏令营”的资质,他们便会将游学团转手交给具备出境旅游资质的旅行社。而旅行社也会给培训机构一定回扣。每招募到一个国际夏令营的学员和客户,1000元以上的返点是行内的普遍“规矩”。
今年夏天,深圳一家旅行社推出的美国西海岸14天名校夏令营,收费是每人3.69万。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使现在该旅行社的夏令营项目价格在比市场同类低20%至30%的情况下,仍然具有20%至30%的利润率,而成人组团国际旅游的利润率只有10%左右。
土逗公社
在住宿费上,游学机构也能大赚一笔。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会直接与大学对接,对大学来说,暑假空出来的宿舍有人租赁自然乐见其成,中介在每个参加短期游学的孩子身上赚取了至少上万元住宿费。
而一些没有资质的留学、培训机构在国外找到的合作方资质、服务差别也非常大。《东方早报》曾报道,一位在美国旧金山的留学生曾帮助当地一个公司做过中国学生的夏令营接待工作,他表示在美国的许多接待夏令营等暑期交流、旅游学生团队的公司大多是华裔或华人成立。这些小公司尽可能将住宿、交通、学习、旅游等成本压到最低,以便赚取更大的利润。
焦虑来自游学还是炒作
有专家表示,家长盲目跟风让孩子出国游学,与中产阶层对教育的焦虑与过度重视相关。中产阶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着力投资教育成为实现他们内心对子女寄托的重要路径。可商业背景下,家长们的游学热情,来自教育本身还是市场炒作?
评论员 然玉
短期海外游学的走红,可以说是商业营销“讲故事”的又一经典案例。关于“出国游学”能让孩子开拓国际视野、强化外语交流能力、培养精英意识等等广告说辞,不少家长大多是照单全收。
其实,无论是花样百出的培训班,还是各式各样的游学团,它们之所以能走红,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迎合了现代家长偏执的教育观念:中国式家长普遍都处于教育投资焦虑症之中——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渠道、新的方式来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这种“只顾花钱、不算成果”的教育投资观,使得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教育产品,都不缺买单者。在这过程中,学校和商业机构之间的不当“合谋”,到底影响几何?
土逗公社
在这种趋之若鹜的“游学”项目下,除了塑造精英幻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微乎其微。作为一种服务项目的游学,也嵌入到中产消费升级鄙视链中。
在此前的那一篇令人哗然的《中产教育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中,有家长提到女儿幼儿园新学期开学,老师请小朋友讲一讲假期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半个班的小朋友假期都至少出境旅游了一次。”尽管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尚没有攀比心态,但孩子晚上回家和父母讲起其他小朋友丰富的经历时,必然有些家长的心里会不是滋味,难免奋起追赶,攀比之风就此掀起。
和其他一切金钱燥热症一样,“游学热”也成为一种时代燥热的表征。
游学应回归教育本身
游学市场的蓬勃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途径,有利于打通课堂内外,学以致用。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在前,行在后。游学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更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合理引导。
评论员 李素利
对父母来说,海外游学当以体验文化和生活、提升孩子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回归教育本意,理性选择合适的夏令营,切忌一拥而上、人云亦云。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意识尚不能胜任独自游学的要求,如果家长或组织者缺乏相应的引导,很容易变成“到此一游”,甚至助长了孩子之间的攀比现象。因此,作为家长,对待海外游学应量力而行,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这远比游学本身更重要。
无论是游学国内名校,还是海外游学,都应该回归教育“如切如磋,如琢如(”的本意。
光明日报 王海兴
当下游学应该以增长知识、提升境界为目的,要“学大于游”,这是根本方向,我们必须严格把握,否则就失去了游学的真正意义。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监管审核组织方的资质以及游学目的、游学内容。
除教育部门外,旅游、工商管理等相关部门亦应介入,因为游学本身就是教育和旅游交叉的行业,既是教育行为,也是商业行为。教育部门承担备案审查、内容监督、规范引导的责任,而工商管理和旅游部门则要对组织方进行注册、年检。同时要制定游学合同的规范文本,每次游学前都需要签订游学合同,明确组织方和消费方的权利和义务。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曹雅欣 制图/郑芳
新闻推荐
浙江新闻客户端8月7日消息,眼看着暑假过了大半,不到一个月就要开学了。但不少“双职工”家庭的家长们估计又该犯愁了,孩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