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山西大宁村医:乡亲把他抬进卫校 他回报24小时上门问诊

人民日报 2018-08-07 07:56 大字

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有一名医生以一己之力

守护着28个村的百姓

18年来

他出诊17万人次

背烂12个医药包

骑坏7辆摩托

出诊总里程超过40万公里

能绕赤道跑10圈

乡亲把他“抬”进卫校,他回报“24小时上门问诊”

山西省大宁县位于吕梁山南麓,这里沟壑纵横,自古以来就是苦瘠之地。乐堂村,偏于一隅,全村143户人家分布在长达10公里的黄河东岸边。

曾经,由于落后偏远,村子里没有医生,更谈不上什么医疗条件。“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夺去生命”的事情时有发生。贺星龙年幼时,爷爷因生病诊治不及时而离世,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去学医。

后来,贺星龙如愿考上了卫校,可由于家境贫寒凑不上学费,他曾一度想放弃。村民们听说这件事后,纷纷热情解囊,你20块,他30块……就这样,父老乡亲生生把他“抬”进了学校。

临近毕业,县医院想留下他来工作,被他婉言谢绝。他的选择是做一名村医,回到村子里,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守着黄土、守护乡亲。

2000年,他在一孔窑洞里建起了诊所,他对村民的承诺是“24小时上门服务”。十里八村的百姓家里都有他的手机号,无论昼夜,谁家打个电话,他都会立刻骑上摩托,踏上蜿蜒的山路,随叫随到。

右脚骨折,他说“另一只脚还能踩刹车”

在救死扶伤、风雨兼程的路上,他最懂得什么是“时间就是生命”。

2013年天寒地冻的腊月,大雪漫山。外村的一个孩子发高烧并发癫痫,情况紧急。贺星龙争分夺秒,来不及搭防滑链就骑上摩托,点火、加油,蹿了出去。骑到一个下坡时,由于刹车太急,连人带车翻出去10多米,沉重的机车像块巨石压住了他的脚。

“喂?等下,我这就来了。”他顾不上疼痛,拼尽全力扶起车,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药,跌跌撞撞赶到患者家。

孩子后来得救了,他却在医院被诊断为右脚骨折。“另一只脚还能踩刹车。”他打上石膏,又出诊去了。

有人问贺星龙,为了给人看病,咋连命都不要了。他淳朴地笑着说:“咱总想着能让乡亲们看病少跑腿,少花钱,那时候咱心里就是最幸福的。”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对于奋斗的理解,他说:“奋斗不是嘴说出来的,是翻沟爬坡,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村民们说,“龙龙是大家的儿子”

村医当了这么多年,他和村民们早已不只是医患关系。

86岁的张立山老人,在十年前的一次高烧中差点失去生命,正是贺星龙不眠不休守了他三天三夜,才将老人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看病之外,他还给五保户担过水、送过饭,逢年过节还会送面送油。有的村民家里水管坏了、电视没信号了,甚至是手机不会用,都给他打电话。村民们早已把他当成了家人。

“龙龙不是他妈的儿子,是大家的儿子!龙龙要是在一天,我们就能舒服一天,我们就能多活几年。”谈起这个小伙子,村里的老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没挣下钱,但活下4000多百姓的命

行医18年,他免去的出诊费、医药费加起来至少三四十万元,这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村子里,几乎算是“天文数字”;行医18年,他的很多同学早就在县城买车买房,过上体面的生活,可他依然身影孤独地奔波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

回首当年选择从城市到乡村的“逆行”,贺星龙表示从来没有后悔:“这些年钱是没挣下,但咱活下黄河边4000多个老百姓,值!”

在人生最好的年华,贺星龙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理想,守护百姓的平安。18年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选择坚守不是一句空口承诺,选择守护不是一时心潮澎湃。

记住一份恩情

信守一份承诺

不管雷雨交加

不管天寒地冻

他以医者仁心

让阳光照进村庄

(原题为《乡亲们把他“抬”进卫校,毕业后他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

新闻推荐

转变作风提效能 不忘初心谋发展

(上接第一版)同时,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各级民政干部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一丝不苟、精益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