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出国游学”,家长应量力而行
据媒体报道,孙女士的儿子在某民办小学读六年级,最近她发现“全班竟只有他一个人没出过国”,于是,她也让儿 子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孙女士自称家庭经济一般,孩子此次海外游学起码 3万元,抵得上她三个月工资。网友议论的焦点,一是被“全班竟然只有他一个人没出过国”刺痛了,不承想教育竞争已经激烈到这样的地步;二则,三个月工资送孩子海外游学,到底值不值?
@张丰: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家庭财富的增长,寒暑假游学终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如今很多游学项目,并不是什么“交流活动”,而是旅行社开发的旅游项目,看一下英国的剑桥、牛津,逛一下美国的耶鲁、哈佛,确实也算开拓了眼界,但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游”大于“学”。出国游一次,起码三万块,对中小县城来说,可能意味着一个中低收入者一年的工资;对大城市家庭来说,尽管也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但是并非高不可攀。省会城市一套房的租金,或者夫妻双方的年终奖,都可以支付这笔费用。
因此,出国游学,就具备了区分阶层的意义。尽管出国游收益难以量化,但对很多父母来说,它首先是证明自己的手段。支付得起出国游学,不但是爱孩子的表现,也是经济实力的体现。一些出国游学机构更是趁机“带节奏”,人为制造教育焦虑。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家长会热衷于“集邮式”出国游学。从“出国游是好的”,最终发展为“去的国家越多越好”,家长并没有仔细观察孩子出国游学到底有什么收获,这是一场战争,一旦进入,就要不断投入。最终,护照上的签证,就会被视为一种荣耀。把护照填满,不仅意味着出国的次数更多,也意味着投入了更多的金钱和精力,它本身就成为一个“标签”。
到这时,出国游学就彻底变味了,它成为一种盲目的攀比。这种攀比心理首先存在于父母心中,给他们以阶层攀升的错觉——— 隔壁家孩子才出过一次国,而我们是五次。最终,这种攀比心理也会影响到孩子。现在的孩子,从攀比衣服,到攀比父母所开的车,再到攀比出国次数,不仅是一种“消费升级”,也是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身份认同。
这种攀比心,让出国游学彻底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最高兴的当然是旅行社,对教育本质上一窍不通的他们,组织旅游项目却是得心应手。他们可以导航到哈佛、耶鲁,却无法把哈佛真正的精神传递给孩子,他们本应该心里发虚,但是想到家长们在乎的只是出国本身,也就释然了。
对大城市的中产家庭来说,要摆脱这样的恶性竞争是很难的。这就和奥数或各种补习班一样,当你知道别人家孩子在学的时候,你也就必须跟进。只要教育竞争的格局不变,这样的攀比就不会结束。
@赵越: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安排了各种补习班,为了孩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近几年,出国游学逐渐火爆了起来。一些家长,不惜花费巨资,让孩子出国游学。但每个家庭条件不同,对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来说,出国游学,经济条件不是问题。可对于杭州的孙女士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为了一次游学,就要花费三万元,这种盲目跟风攀比的做法不可取。家长们大可不必把出国游学当作一门“必修课”。对于孩子出国游学,量力而行,不必为自家孩子“没出过国”感到焦虑。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就可以了。
新闻推荐
近日,2018年中加女篮对抗赛第二场比赛在广州进行,经过四节的激战,最终中国女篮以73比56击败加拿大女篮,结束了亚运会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