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西昌人“看世界”的别样窗口

西昌都市报 2018-08-01 01:08 大字

当年长征旅馆所在的位置。 本报记者 钟玉成 摄

长征旅馆

改革开放初期

外地人的旅居华舍

西昌人“看世界”的

文/图本报记者王亚

从古至今,人们在往来穿梭途中的休憩之地——旅舍、宾馆、酒楼浓缩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时尚、世态、人情……

当我们追溯一家老牌酒店的前世今生,在我们眼前展开的,就是一段社会生活的最鲜活、最生动的历史。

198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3个年头,也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年份。那年,我国海关正式恢复关税征收;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被划为“经济特区”;在我国广大的城市、农村,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逐渐活跃;“包产到户”“集体经济”“个体户”这些新名词开始流行开来。

也就是那一年,在我国西南内陆的一座小城——西昌,全市第一家农村集体经济兴办的酒店——长征旅馆开门迎客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生意人、探亲者、销售员、司机纷纷把目光投向这家气派的酒店。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长征旅馆客似云来,成为当时西昌酒店行业的佼佼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西昌城里一度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住过长征旅馆,咋好意思说来过西昌?”

如今,38年过去了,回头细细凝望长征旅馆那段“风起云涌”的黄金岁月,不仅可以从中窥见当时时代发展的一个侧面,还可以看到一幅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图景,领略当时“旅馆人”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开拓豪情。

今天,是2018年8月的第1个日子。在北半球夏日的热浪中,暑假正释放着欢乐而奔放的色彩。一大拨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道乘上航班、列车、巴士、游轮,或游历祖国山川,或奔赴世界各地。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带着理想走南闯北,还是心系美景去到海角天涯。踏足异乡土地之时,“万能”的酒店纷纷满载着人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诚意满满地敞开迎客的大门。

从星级宾馆到快捷酒店,从古典城堡到浪漫庄园,从主题客栈到农家小院,你想住哪儿,只需动动手指头便能在网上完成预订。

免费接送、WiFi全覆盖、早餐、下午茶、管家服务、SPA按摩、各种舞蹈及瑜伽课程……酒店几乎样样都能为你办到。

光阴回溯至40年前,这样瑰丽繁华、通达便捷的旅居图景,对于人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据国家旅游局注册登记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仅有203家酒店。

那是一段“住店难”的岁月。

且不论其他城市,即使是到了首都北京,外地人也常常找不到可以下榻的旅店,只好露宿于车站、街头,抬头“看星星”。那时候,流传着一句颇具调侃意味的歌谣:“想北京,盼北京,到了北京数星星……”

时间很快来到了1980年,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3个年头。在各行业刚健蓬勃、勇往直前的发展势头中,酒店扮演了“先锋”的角色,成为了最早向外资开放,也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那年,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审批了三家中外合资企业,其中,第一家是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第二家是北京建国饭店,第三家是北京长城饭店。同年,南京新街口,金陵饭店破土动工,37层的设计高度刷新了中国第一高楼的纪录。

还是那一年,在我国西南内陆的一座小城——西昌,全市第一家农村集体经济兴办的酒店——长征旅馆开门迎客了。

崭新的4层建筑在龙眼井街(今大成商业广场一带)拔地而起。一时间,客满盈门,市民的目光一下子都聚集到了这栋气派的楼房上来。

那时,西昌的酒店行业几乎谈不上市场竞争,下榻宾馆本身就是一件时髦而前卫的事。而长征旅馆的客房里有水龙头供应洁净的冷水,楼下的锅炉房有热水供应。院子里,还有洗衣房、餐厅、寄放室、停车场、小花坛……这一切,对当时的客人们来说,足以创造“幸福得要昏倒”的体验了。

“没有住过长征旅馆,咋好意思说你来过西昌?”从开业时起,长征旅馆就毫不意外地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来自五湖四海的生意人、探亲者、销售员、司机“踏破门槛”,提着行李箱络绎不绝地走进这家旅馆的大门。生意最好的时候,一房难求,每层楼的走廊上都铺上了床褥,住满了人。还有客人宁可在登记室外坐一晚上,等着前面的客人离店,退出床位。

这样的辉煌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直到越来越多的县份、部门、集体在西昌投资建成酒店,长征旅馆才遭遇了转冷的变局。

站在今天的时间点上回头凝望,长征旅馆这样的乡镇企业的兴起、辉煌和凋零都是一种必然。而这个过程所映照出的有关时代的一个微小侧面,却生动而丰富,弥足珍贵。(下转15版)

新闻推荐

全国征兵工作今起开始

7月31日,应征青年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征兵体检站接受身体检查。2018年全国征兵工作从8月1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征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