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真担心几年后地不能种了!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呼唤“再革命”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7-20 12:25 大字

[摘要]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呼唤“再革命”

“成也地膜,败也地膜”。曾经作为农业生产推动器的地膜,如今成了重要的土壤污染源之一。增收并烦心着,爱恨交加用地膜

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胜村农民王志强说,村里二三十年前开始用地膜,刚开始大家不太接受往地里埋塑料,后来发现覆膜能增温保墒除草抑盐,玉米、葵花籽能增产四五成,就用开了,现在种啥都覆膜。目前,河套地区1073万亩耕地中有八成采用覆膜技术。但地膜在备受农民喜爱的同时,近几年却越发成为农民的烦心事儿。杭锦后旗三道桥镇长庆村农民张志诚等农民说,秋收时地膜一碰就碎了,一刮风就刮得到处都是。还有一些残膜留在地里。农牧业管理部门数据显示,去年河套地区亩均残膜为6.07公斤,部分地区高达30公斤。残膜逐年累积,危害土壤地力。

农民现在对地膜是又爱又恨,“用了地膜产量就能上去,但地膜用得越多残膜就越多,真担心几年后这地就不能种了”。“喜旧”不“喜新”,新地膜推广难

为提高残膜回收率,我国农用地膜从5月1日起实施强制性国标,新国标将地膜最低厚度从0.008毫米提高到0.01毫米。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受地膜成本增加影响,大多数农民更倾向于用旧地膜。

王志强说,每卷10公斤的地膜110元左右,旧国标膜能铺地四五亩,而同样重量的新国标膜只能铺两三亩地,大家肯定喜欢花同样的钱、铺更多的地。

张志诚说,使用新国标膜亩均多支出二三十元。尽管大家知道旧国标膜的危害,但面对实际的经济账,还是会选择用旧国标膜。“无补”就“无利”,残膜回收缺动力

记者采访发现,地膜残留一方面因为旧国标膜太薄、易破碎,另一方面因为残膜回收无利可图,各方积极性不高。

王志强说,残膜清理费时耗力,每人每天最多清理10亩地。旧国标膜易破碎,回收率低,连人工成本都赚不回来,根本没人干。即使新国标膜能达到80%回收率,10亩地的残膜收入合计为124元至180元,与当地日均150元的人工成本比,利润微薄甚至赔钱。 “如果国家没有补贴,人工回收残膜无利可图,大家积极性不高。 ”

富康公司是河套地区开展回收残膜业务仅有的几家公司之一,目前年废旧塑料回收能力达8000吨,但残膜仅一二百吨左右。康效益说,残膜回收是一项受累不讨好的工作,几乎没有经济效益。回收残膜70%都是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否则企业根本无力开展这项工作。“减存”难“消存”,农民呼吁再革命

记者采访发现,农田残膜一方面是历年累积下来的存量残膜,一方面是每年产生的增量残膜。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地膜用量147万吨,覆盖面积达18.4亿亩。另据报道,我国每年残存在田野、土壤、沟河中的塑料薄膜至少占到供应总量的10%,现累计残存量已达千万吨以上。

河套地区已开始尝试使用多种可降解膜,比较下来,全生物可降解膜使用效果最好。磴口县农牧业局能源站长郭利川说,这种地膜最终可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但亩均成本在200元左右,比普通地膜高出数倍。

农民建议国家给科学家出道题——早日研究出便宜可行的“让地膜化在地里”的技术,对农业生产“白色革命”的覆膜技术进行“再革命”,从根本上治理农田白色污染。

《半月谈》丁铭刘懿德

新闻推荐

唱红歌学宪法

日游园人数达1万余人,市民们日常齐聚在公园唱红歌,学宪法。7月11日,在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宪法主题公园,记者充分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