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街区 让老人在家享受专业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天都有丰富的活动,老人们都很开心。住在养老街区的老人们欣赏画作在一家民营养老机构,一位老人打球娱乐。东方IC供图
杭州一直高度重视养老工作,一年来,杭州全市新建400平方米以上的镇街级照料中心99家,覆盖50%以上的镇街;老年助餐服务实现全市范围有效覆盖;智慧养老服务实现转型提升,全市为老年人发放智慧终端12.06万台,开展各类服务6.77万次;推进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全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5524张;同时稳步推进住宅加装电梯试点工作。杭州以孜孜不倦的努力,为“美丽杭州、品质养老”描摹最亮丽的夕阳红。
位于江干区采荷街道的观音塘路,被称为杭州“最美水杉大道”,380余棵水杉树,树高都在20米以上。如今,这800米长的水杉大道,已成为杭州最贴心的养老地。2016年10月10日,颐和·乐龄惠老服务街区正式开街,这是全国首个医养护一体化的养老街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照料和服务。
看戏喝茶
颐养苑里老人自在快乐
不久前,家住江干区的90岁朱爷爷做完心脏支架手术一个月,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为了保证他的术后护理,子女将其送进了离家不远的“颐和·乐龄”惠老服务街区里的颐养苑。在这里,有护理员24小时贴身照顾朱爷爷,老人平时和老朋友们一起喝喝茶、看看戏,不仅住得舒服,而且自在、快乐。
记者走访了解到,颐养苑是杭州采荷街道颐和·乐龄惠老服务街区中的一座微型养老院,也是杭州目前打造的升级版照料中心,将日托、全托、喘息、基本医疗及中医理疗服务等养老服务内容嵌入社区,打造“机构+居家+医疗”养老服务新模式,实现原居安老。
采荷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观音塘路附近有静怡、江汀等三个老社区,老年人口有近千人,为了让这些老人实现原地养老,我们就地整合了医院、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资源,打造一条医养护一体化的惠老街区。”在这条街区上,串联了浙江民政康复中心、颐食坊、颐礼屋、颐童园、颐养苑等近10个场所。“养老街区面积约2万平方米,虽然不长,但‘五脏俱全\’,既涵盖了老年人的吃喝玩乐,也解决了老年人的看病养护问题。”
智能看护
家属可随时察看
更独具特色的是,养老街区几乎覆盖了老年人的全套需求。健康老人可以在颐食坊、花房、颐阅馆、颐乐坊颐童园等享受就餐、文娱等各项服务;家里常年无人照看的老人可以入住街区的老人公寓;需要医护治疗的老人可以在浙江民政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治疗;康复期的老人和暂时无人照看的老人可以入住短期托养的颐养苑。
据颐养苑工作人员介绍,颐养苑主要是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拥有很多专业的执业护士和护理员,可随时上门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厕等服务。所有短期入住颐养苑的老人,均通过APP与家属手机联网,家属可以随时察看,实现智能看护。目前,这一微型养老机构已经在杭州四处开花,使老人居住在社区又能得到机构般的照料。
政策扶持
激发社会力量参与
颐和·乐龄惠老服务街区的成功打造,离不开“政策扶持+社会力量”的双重作用。街区采取“政府主导、价格亲民和市场调节”的利益供导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可负担的医疗照料。
江干区民政局局长沈建平说,江干区对颐养苑这种“嵌入式”养老微机构项目,按建设资金的30%给予一次性补助;对项目进行星级评定,每年给予相应的运营补助;鼓励养老项目参与区“公益创投”,2017年该项目的中标单位,获得了8万元的上门助护服务项目补助,大大激发了街道、社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目前,整个养老街区主要由“爱照护”和“少不了帮帮团”两家社会力量来运营,前者为老人提供专业的短期照护和文娱活动等服务;后者为老人提供餐饮服务。由于政府免了租金,所以大部分场所都是优惠甚至是免费的,公益组织既有参与热情,也为老人带来了更多的实惠。比如,在“颐乐坊”,每周都会免费为老人举办手工、插花、健身操、书法等趣味活动;在“颐礼屋”,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来免费理发一次;在“颐阅馆”,老人可免费借阅书籍和使用电脑;在“爷爷奶奶的花房”,老年人能在这里免费种植花花草草,辖区共建的企业,会定期订购老年人的种植作品……
整合资源
共创融合式大养老
“其实,养老街区的打造是集纳了原有的资源,并积极吸引各方发挥出自身优势,形成了一股养老合力。”江干区民政局老龄工作科科长莫春霞说,早在建设之初,采荷街道颐和乐龄服务街区就召开了共建联席会议。
在医疗合作方面,省武警边防总队医院、省民政康复中心及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就医养结合为老人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体检、紧急救援、护理技能培训、服务分类双向转介等服务;四季青中学、国泰外国语学校、采荷幼儿园等教育单位将街区作为孝文化教育基地,让学生与街区老人建立起友好互动关系……“可以说,整个街区整合了各共建单位的资源,共创融合式大养老。”莫春霞说。
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
医养护结合走出一条新路
在杭州,不少老人可以享受优质、方便的居家医疗服务,而这,都得益于杭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托型和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践探索。
居家医疗
实现医养护一体化
以江干区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中心完善了医养护一体化居家医疗制度及实施流程,加强一般案例、特殊案例、家庭病床的管理,确保居家医疗服务质量及风险防控。安排居家医疗服务小组主动联系符合出院准备计划的患者,发展医养护服务对象。目前,该中心服务辖区内重点养老人群1200余人,2016年上门出诊医养护178人次,家庭病床64人次;2017年上门出诊医养护147人次,家庭病床51人次。
“家庭病床建床以后,家属不用经常跑医院,只需跑一次办理好建床手续后,中心医养护工作小组人员每周会定期进行两次巡诊,上门评估病情,让老人居家养老、居家医疗更省心、更舒心。”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范敏华告诉记者。
推进医养护结合的痛点之一就是如何选好主阵地。“医在前,养在后,杭州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利用了其分布广、小而全、上门快的优势,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了家门口的医疗便利。”范敏华说。
政府主导
各部门聚力办实事
“医养护结合不同于一般的单纯养老模式,仅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实现。”在范敏华看来,要想做好医养护结合,必须把各部门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因此,政府主导显得尤为重要。
“杭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从顶层设计上制定了‘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架构\’,打通了民政、卫计、残联、财政、医保、物价等多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了医养结合的合力。”范敏华说。
“在凯旋街道,签约服务的老年人可以享受‘绿色通道\’,如果遇到疑难杂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可以直接挂号三甲医院的专家号。正是这些多部门分工协作带来的‘红利\’让居民、老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才能让这项工作顺利开展起来。”范敏华说。
人才培养
加快基层医疗队伍建设
医养护结合的效果好不好,不仅在于体制机制的建设,同样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记者走访市民了解到,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签约医生,不少老人即使身体感到一些小毛病,也更倾向于到大医院看病,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对基层诊疗队伍医养护能力的质疑”。
如何让群众信服?必须建立一支医养护全能的基层医疗队伍。“早在2014年,江干区就成立了医养护管理中心和医养护培训中心,聘请了台湾耕莘医院专家团队指导全区的医养护工作。”江干区卫计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带教观摩常规化,让全科医生在开展教学点评与自我点评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及全科带教能力,培养一批真正了解社区、深入社区、贴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未来,我们还将以成熟的‘邵逸夫凯旋\’模式为蓝本,在巩固全科带教师资能力的基础上,树立榜样力量,重点围绕16种社区慢性病,形成‘社区人带社区人\’的传帮带机制,促进中心全体全科医生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有了一支稳固的人才队伍,服务老人的能力增强了,自然也就将医养结合做到了实处。”范敏华说。
政府“牵手”企业
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样板间
不离家、不离亲,社区居家养老这种“家门口的养老”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喜爱。如何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和品质?杭州给出了一个清晰的回答:政府主导,与知名企业合作,打造品牌样板。
走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近日,记者走访了杭州临平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干净宽敞的活动室、设备完善的健身房,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半废弃状态的工疗站。2017年,余杭区临平街道“牵手”万科随园之家,建立起两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辖区内老人提供日托、健康管理以及文体娱乐等服务。
据了解,“随园之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模式的核心是,利用万科专业养老服务团队与基层街道、社区合作,依托社区现有日照点场地,整合万科已具备的医疗、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等专业养老服务团队资源与能力,解决目前社区居家老人就餐难、就医难、出院后康复护理难、日常生活不便、紧急情况无人照料等难点问题。
已有百余家万科随园之家
杭州市政府与万科随园等民营养老机构的合作早在2016年就已开始。2016年2月22日,随园之家在杭州西湖区文鼎苑社区开出第一家站点。截至目前,万科随园之家在杭州已经开办了100余家,越来越多的杭州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近享受到包括健康管理、日托照护、养生餐饮、娱乐活动、生活辅助、康复理疗、居家上门等一系列养老服务内容,解决了家庭及子女的后顾之忧。
在杭州万科养老负责人余芳看来,万科与政府的大规模合作是政府养老事业向市场化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政府提供场地及政策支持,万科发挥专业团队的人员及能力优势,共同为社区长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使得机构、社区、居家服务模式真正落地,服务能力依托服务网络得以真正地实现。
“随园之家好比深入于各街道社区的‘细胞\’,在开展站点活动和上门服务的同时,也收集了10万余位老年人的身心状况、家庭情况、实际需求等‘老龄大数据\’。通过分析来源于随园之家的案例和大数据,我们定制出更符合长者们向往的养老生活场景。如今,随园之家已经成为杭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个优质品牌。”该负责人说。
企业参与提升服务品质
与杭州“牵手”的不仅有万科。2017年7月,杭州市召开第一届养老服务推介会,杭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杨英英曾说:“预计到2020年,杭州养老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千亿级,到2050年,养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达到20%以上。”
“牵手”之后,企业将为杭州带来什么?“专业化的团队运营不仅为老年人提升了服务品质,也激发了整个养老市场的活力,并形成了品牌化、标准化的为老服务体系。”余杭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副科长李斌说。
记者从杭州第一届养老服务推介会现场签约意向书上可见,江干区民政局将委托润万家,开展老年食堂运营管理、配送餐服务;绿城颐德将为西湖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合作,包括运行管理照料中心、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上海佰仁将为上城区提供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及服务等等。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由特派杭州记者高乐采写拍摄
新闻推荐
本报杨凌讯(孙建恒行波记者薛保华)日前,农业农村部确定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3个省、50个地市、150个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