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总有解决的方案 □刘晓宇 (2018年4月10日)
也许,见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让你在虫鸣鸟叫中睁开双眼会有些不习惯。推开窗户,雾霭朦胧中的村庄,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纯粹。
每天,我都提醒自己,我所驻的村仍有100多户村民处于贫困状态。电话联系了包村队员王德会,约好跟他一起去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在前往哈来屯的路上,正好看到贫困户岑发木在护理杉树苗,索性在林地里跟他聊了起来。
1981年出生的岑发木至今还没有娶到老婆,几年前一直在广东打工,家庭收入还算可观。2012年被查出患有脑囊虫病后,只好返回村里治病,目前依靠种植玉米、水稻、杉树等增加收入。提到需求时,岑发木憨笑着说:“就想找个老婆,一起干活。”虽然听着有点简单,但这正是岑发木的脱贫动力。跟他交谈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年近40岁的中年人思想上并不懒惰,贫困主要是因为生病,还有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
我建议他,今年一定要重新复查身体状况,如果身体情况允许的话,可以外出打工或者在村里发展养殖业,外加种植杉树苗等增加收益,脱贫目标不难实现。对于我的建议,岑发木欣然接受了。当时我心想,等这段时间忙完,他的身体条件允许,我再根据他的意愿看是否能帮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这样既可以解决他的收入问题,顺利的话他还可能讨到老婆。离开时,我打趣地说:“讨到老婆记得请我喝喜酒。”岑发木憨憨的笑容里,我看到了期待。
向岑发木一样愿意摘掉贫困帽子的还有卢恩红。由于妻子班翠玲在建房时摔断了腰椎,家里缺少劳动力,他们一家被列为贫困户。去年开始,班翠玲摔断的腰椎慢慢得到恢复,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家里一边种田、一边养猪,一年的收入也有一两万元。对于贫困户这个“帽子”,班翠玲笑着说:“实在不想戴,觉得抬不起头。”
根据卢恩红家的实际,脱贫并不难,但一个硬性指标却拦在了他们面前。在精准脱贫中明确规定,如果新建房屋没有安装门窗,贫困户不能列为脱贫范围。由于卢恩红常年外出打工,妻子在隔壁村娘家养猪,孩子也跟着在那上学,2016年在村里盖的房子由于没人居住,所以一直没有安装门窗。
班翠玲告诉我,虽然现在手里还有一万多元,安装门窗并不是什么难题,但门窗安装后房子一直空着没有人居住,她觉得安装的必要性不大。她想把这笔钱继续放在发展养猪上,不断扩大养猪规模,这样家里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这段时间来回走访了解,我发现跟班翠玲有着类似情况的老乡还不止一个,一边是脱贫认定的硬性指标要完成,一边是贫苦户将资金用于勤劳致富的信心,怎样才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这应该是我驻村生涯开始的第一个挑战。迎难而上,相信我能找到解决的方案。
新闻推荐
本报消息记者廖岚钧通讯员李玮报道7月15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获悉,近日,中冶华天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