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代表作替代论文不止多一个选项

大众日报 2018-07-17 05:55 大字

□毛建国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消息称,北京77名专业技术人才被评为本市首批正高级经济师和正高级会计师。此次评审是北京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了三个“首次”:首次增设经济、会计2个系列的正高级职称,并为高层次人才建立破格申报通道;首次使用职称分类评价标准,突出干什么、评什么;首次推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从评论文改为评成果。(7月12日《北京青年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北京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采用代表作评审、弱化论文答辩的做法,正是体现了这一精神。

在唯论文体制下,很多人仅仅因为没有论文,从而失去了职称评审的机会。在当前薪酬、荣誉体系中,职称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职称或者职称过低,不仅意味着收入低,而且也会失去很多机会。而唯论文倾向一旦表现出来,就会发挥类似“高考指挥棒”效应,造成很多乱象。去年10月,湖南某高校女博士在淘宝上找了一家声称可以代写并代发论文的店铺,对方表示可以在“C刊”发表,结果这位女博士被骗了5.2万元。这个事例可能有些极端,但在现实中,花钱写论文、发论文现象,确实比比皆是,至于论文的质量如何,故事怎样,里面的水太深。

如果进行价值排序,代表作显然更能代表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北京这次职称制度改革提出,申报人可在论文、论著、研究报告、项目报告、发展规划等成果中,任选一项最能体现自己能力水平的代表作,提交职称评审。代表作替代论文,意味着有能力没论文的应用型人才、基层一线人才,也有机会评职称了,这其实更符合职称制度的初心。

现实中有很多人,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写论文,因为为人正直没有渠道发论文,因为工作特点没有办法做论文。如今,他们不必刻意为论文牺牲什么了,可以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贡献。据统计,77名专业技术人才中,有44人选择用非论文的代表作进行评审,超过了人数的一半。这些非论文的代表作全部是申报人牵头或独立完成的业绩成果,并已应用于实践之中。

代表作替代论文,从评论文改为评成果,其意义不止多一个选项,让很多没有论文的人多了一个评职称的机会;还在于它传递了一个明确导向,告诉人们职称制度的初心,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善美,而且一个坚持真善美的人不会吃亏,不会被主流价值遗忘。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不唯论文开启的不止是职称新风,还是社会新风。

新闻推荐

加快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

邬大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全面建设社会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