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追忆“洋厂长”永葆“改革心”

老年生活报 2018-07-16 10:31 大字

上世纪80年代,湖北武汉市政府聘请德国退休工程师威尔纳·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武柴)厂长。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聘任的第一位“洋厂长”,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重温那段改革历史,依然引人深思。

“洋厂长”来华

1984年,受德国退休专家组织派遣,格里希来到武汉柴油机厂,一开始是作为技术顾问。几个月后,武汉市政府任命他为厂长,主持全厂的生产经营工作。在1984年11月至1986年11月的两年任期里,格里希的严细管理令这家老国企焕发了生机:柴油机的清洁度从5600毫克降到100毫克以内,主轴承盖的废品率从50%降至3%以内,产品批量出口至东南亚7个国家。

这个德国退休老头是如何做到的?

戴着白手套,拿着游标卡尺和一支带磁铁的笔,格里希巡走在车间,不放过每一台机器设备。他用白手套摸机器,没有砂,才算合格。人们赞誉他为“质量先生”。

改革应当持续

格里希两年任期结束回国后,武柴的质量管理变得松驰下来,产品质量迅速下滑。1998年,武柴破产。武柴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将改革进行到底。格里希的改革并不是早产,而是正当其时,为后来的中国企业改革开辟了宝贵的试验田。徐扬

新闻推荐

深化党建“1+6” 绽放七彩阳光

“智冠光明根基筑,一心为民谋幸福,文明传承新时代,红色老兵助七彩。”这首诗是永安街街道光明社区居民刘鹏为社区的红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