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炒作“无现金”是必要的正本清源
■木须虫
现在出门你还带钱包吗?买东西是不是手机扫个码就行了?还记得上次用现金是什么时候吗?非现金支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是,也会有人遇到过不方便:商户拒收人民币现金损害消费者选择权;越来越多的移动支付诈骗;还有一些人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由此带来不便……7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整治拒收现金公告,对拒收现金行为进行整治,不得炒作“无现金”概念。(7月15日 央视)
电子支付是无法阻挡的潮流,因其便利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在去年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支付宝还被国外网友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足见其影响力。移动支付在国内迅猛发展,超过84%的国人有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在许多城市大到大宗商品交易,小到乘坐公交、早餐的一碗牛肉面,微信扫码支付已然司空见惯。
但也要看到移动支付尽管再便利、再具现代感,它仍然是交易的支付手段,而不是流通货币的替代。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便利程度的角度出发,提出“无现金社会”“无现金城市”概念,引领科技改变生活的潮流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成为支付领域“排它”的方式,乃至被异化成“代货币”,显然就触犯了法律的红线,损害了消费者的权利。比如,在一些电子支付平台的宣传下,许多商家开始拒绝消费者现金支付,甚至支付平台同系旗下的实体店,也拒绝现金支付。毫无疑问,这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支付方式选择的权利,也挑战了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所具有的强制性的权威。
电子支付平台加强支付业务的推广与普及,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商言商并无不妥,但是必须遵守法律和尊重消费者的权利。“无现金社会”本身带有噱头性质,而支付平台的推广与普及具有显性开疆拓土的味道,过度的炒作易于产生误导效应,所倡导的“潮流”被异化成为支付的“规则”。矫枉过正,禁止炒作“无现金”,首先是明晰电子支付平台营销行为边界。
在新一轮移动支付方式推广的热潮中,支付平台与城市的合作成了不二选择,“无现金城市”由此被提出。某种程度移动支付应用率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现代感,甚至依托移动支付,还可以进一步激活城市“互联网”创新,因而获得城市的响应与支持。应用率作为一个尺度,则容易使得“无现金城市”掉入目标设置的误区。禁止炒作“无现金”概念,也是在导向上正本清源。
事实上,“无现金社会”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无论科技怎么发达现金都难以消亡。同时,移动支付方式的应用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渐进过程,是消费者主动适应和选择的结果。一方面,还有大量人口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软件;另一方面,还存在许多不便移动支付的区域以及不习惯移动支付的群体,如老年人。对于移动支付,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必须远离“无现金社会”噱头下的急功近利。
新闻推荐
日前,湖南祁阳县纪委监委通报了6起党员、国家公职人员涉毒典型案件。1、县城管局职工邹柏平涉毒问题。2017年3月10日1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