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出国留学低龄化、平民化和常态化

中国青年报 2018-07-12 01:14 大字

7月10日,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蓉主编,以最新的全国性大样本数据即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调研分析,调查范围覆盖除西藏、新疆和港澳台地区外的29个省份353个县,共涉及40011户127012个家庭成员,对我国基础教育新业态进行了全面描述和分析。其中,蓝皮书指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趋势有三个特征:低龄化、平民化和常态化。

所谓低龄化,概括而言就是出国留学的学生平均年龄向下发展。以中国赴美留学生为例,十年之前,也就是2006年,中国赴美留学攻读本科学位学生占14.87%,而攻读研究生比例占76.09%;至2015年,中国赴美攻读本科学位学生比例为41.28%,而攻读研究生比例占37.51%。攻读本科的比例已然超过攻读研究生的比例。同样的,中国在美留学的中小学生数量从2006年的1000人左右上升到2016年的3.3万人,呈现出指数级增长。

同时出国留学更为平民化。蓝皮书发现,随着出国留学的人群的家庭收入和社会经济背景多元化,越来越多中产阶级的子女也寻求出国留学。

此外,出国留学更为常态化,即出国留学已经开始以多种形式从多种渠道影响中国家庭和学生的教育选择,这不仅仅体现在不同学段、不同留学期限的留学人数的日益增多,还表现在其留学之后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多的学生学成回国,说明留学并不是出国工作、移民的重要跳板,而更可能是个人教育经历中的重要体验和过程性收获。

蓝皮书还对有关出国留学动因进行调查,发现在出国留学的教育方面的原因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国内名校总体质量不如国外名校”作为首要原因。另外,“在国内考名校的竞争太大”成为了次多的选项。可见学生对国内名校的信心不足,认为国内名校质量不如国外,而且竞争激烈,这成为了学生留学选择的教育方面的重要原因。在非教育方面的原因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把“培养国际视野”(32.5%)作为首要原因,“学成回国就业好”(17.4%)和“体验异国生活文化”(14.7%)紧随其后。

(原标题《《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发布 出国留学更为低龄化、平民化和常态化》)

新闻推荐

信心已进入阶段性修复状态

■情绪监测■广州万隆12日大盘指数低开弱势震荡,信心仍在确认过程中。一旦指数企稳得到确认,那么反弹将有望延续。受贸易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