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别让“幼升小”政策将家长推向“假离婚”

大江晚报 2018-07-09 01:02 大字

据媒体报道,近日石家庄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执行“幼升小”政策时要求:父母和孩子3个人的户口必须在一处才能上片内学校,否则只能接受调剂。为了孩子在片内入学,一些夫妻二人中有一方户口没在片内的,为此去办了离婚手续。

最新的消息是,石家庄市教育局针对媒体的报道发布了一个“情况说明”,承认当下“少数热点学校片区生源较多,而学位有限,在优先满足户口随父母双方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后,没有充足的学位可以满足户口随父母一方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同时也表示要“坚决杜绝各区、各学校自设‘门槛\’刁难学生家长的现象”。

承认“少数热点学校片区生源多,学位有限”,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记者此前的调查。这其实是某些“幼升小”政策将家长推向“假离婚”的根源。

过去,在生源不紧张的时候,不同区县和学校,对于“适龄儿童、少年户口随父母”的政策解读,往往能留下一些自由裁量的空间。只是,偏偏今年是“龙宝宝”扎堆入学的年份,学位供不应求,也就促使了一些区县和学校采取最严格的限制条件。

应该说,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确有苦衷。资源有限,谁也无法短期内改变。但是,无论如何,最终的苦果还是得由家长们来尝,于是“假离婚”才成为了家长们最无奈的选择。

这种情况并非石家庄一地独有。我们当然可以说,很多家长是拿婚姻当工具。也可以提醒他们,哪有什么“假离婚”,法律上可没有“假离婚”。但反过来说,以假离婚的方式换取孩子在片区内的学校上学,这种“不择手段”何尝不是一种对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申诉”?

划片入学本是一项与就近入学政策相配套的措施,起初就是为了模糊名校概念、保证学校间均衡发展。但随着政策与现实的互动,划片入学不仅导致了“天价”学区房,也加剧了学校间的马太效应。在很多城市,除了少部分“土著”之外,重点学区内都是资源高度集中之地,而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希望正在渐行渐远。

2016年2月,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即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学校。今年4月底,北京市城六区相继采取“多校划片”政策。也就是说,即便你高价购买了学区房、即便假离婚,也不一定能够保证上名校。

短期内,这种增加学校分配不确定性的政策,的确可以堵住人们为孩子上名校而假离婚的冲动。长远看,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并逐步均衡分布,也不可回避。

“引导”家长为孩子上学“假离婚”的“幼升小”政策执行,必定是反常的。就算优质教育资源紧张,也不宜这样将“父母子女户籍同在一处”作为孩子上片区学校的强制性条件,进而产生错误导向。好在这次石家庄市教育局表示要杜绝这种现象。当然,以更加深刻、全面的教育资源供给端改革去平息家长的焦虑,也是绕不开的长期目标。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持续强降水致青海湖面积显著增大达到18年来最大值

新华社西宁7月6日电(记者张大川)记者从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获悉,最新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受近期持续强降水影响,我国最大内陆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