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语文, 从克服对文言文的恐惧感开始, 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于2018年秋季
语文将成高考重要区分科目
“得语文者得高考”,新课改及高考改革背景下,不少专家都明确表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何杰看来,未来语文会成为重要的区分科目。“根据新的3+3考试办法,按照等级赋分的算分规则,选考科目主要根据在相应地区的排名进行区分,而语文成绩按照实际分数直接计入高考成绩,一门就有150分,具有较大的区分度。对高一的学生而言,需要重视语文学习。”“一个人的母语水平决定了其思维能力。语文不仅仅是高考的重要科目,还在培养审美能力、文字运用能力、思维品质、精神结构的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连中国认为,近年来,语文学习一直受到轻视,很大程度上与一些人的固有成见有关。“语文不是单纯靠记忆的学科,需要通过学习理解到汉字的气质和精神。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些能力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不断积累:把静态的知识点转化成一种见识、思想、情趣,通过与文字的碰撞,感受阅读和写作对人成长的推动。”
加大传统文化学习、考查比重
据了解,新课标中,语文学科最突出:内容更全、分量更多、要求更高。其中,明确提出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鼓励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在阅读方面,还指出:“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语文教研员谢政满认为,就教学评价而言,总体目标继续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力求发挥高考立德树人的教学导向功能;就高考试卷内容而言,传统文化考查的比重、审美鉴赏能力的比重会继续加大;并且近几年始终坚持淡化对识记的直接考查,注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文课堂上的传统文化学习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由于高中的文言文在难度上比初中增加了不少,一些学生升入高一可能会出现不适应。何杰认为,学生不必过于抵触,古今语言具有相通的地方,学生只要跟着老师找到学习的规律,多诵读、多翻译,认真理解字句的精妙,文言文能力就能够得到提升。
连中国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蕴含了母语的精华和灵魂,学生需要正确看待它。文言文的学习也不仅仅是记忆、语法的要求,一些字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相通之处,学生需要去发掘它的魅力和乐趣。
在学习文言文方法上,何杰建议,重视诵读古文言文和诗文,通过诵读理解古代诗文语言的魅力,并尝试背诵优秀篇章。把文言文当做文章来读,而不是当做古汉语来学,体会其艺术特色、写作特色,领会古人写文章的妙处。引导学生学会与古人“对话”,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尝试理解古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古人对社会的认识。
循序渐进注重量和质的提升
此外,新课标还对古诗文背诵、阅读、写作的量进行了明确规定。据了解,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数量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从此前的不少于140万字到不少于200万字。
连中国认为,借助一定的阅读“量”上的积累,打开视野是十分必要的。过程中,学生不可忽略阅读的质量。“能否读懂十分关键。一个人对阅读所有的建构和感受,是从读懂之时真正开始。阅读不是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是要跟你发生作用的。学生可以在阅读后与朋友对话,与高手过招,衡量自己读懂与否。”
何杰提醒学生学习语文不可急功近利。“语文学习就像长跑一样,需要日积月累,每天读一读写一写,自然就会有心得。在高一、高二阶段,可以每三天写一次读书笔记或札记,以训练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随着新课标对语文学习深度和广度要求的提升,不少专家指出,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将会成为挑战。何杰建议,“学生要树立起对语文的信心。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从浅意的文章或感兴趣的题材入手,培养学习的成就感,逐步体会语文的妙处,亲近语文。”
新闻推荐
“钻石(细支荷花)”卷烟系河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中高档卷烟。该产品选用天然烟叶、天然香精香料和最新成果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