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从“谈沙色变”到“靠沙致富” ——宁夏中卫治沙5年逼退沙漠20公里

西北信息报 2018-06-29 10:42 大字

本报记者 王瑞华 赵雪

一望无际的茫茫沙漠之上,蜿蜒曲折的铁路随着沙丘的起伏持续向前延展,不时传来两声火车的鸣笛,给那灼热滚烫的沙漠增添了几分生机。

走进宁夏中卫沙坡头的沙漠腹地,不由得对这个地方所存在的一切心生敬畏,包兰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至今已安全运行了60周年,它穿越腾格里沙漠将华北与西北连接在一起,可以说它的开通抒写了中国铁路史上沙漠修筑铁路的新篇章。

然而,这一成绩离不开几代治沙人的努力。几十年来,中卫人民努力开展防沙治沙,在铁路沿线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这一治沙工程被誉为“世界奇迹”,并荣获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保护奖”。

“以前你如果到这边来会发现,道路沿线的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风沙太大了。”宁夏中卫市林业生态建设局德援办主任唐希明介绍,位于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沙坡头,沙漠总面积达1068.13平方公里,整个沙漠地区南北向约10公里,东西向更是高达28公里。年降雨量仅有1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64毫米。每当狂风肆虐时,这里便飞沙走石,连绵起伏的流动沙丘掩埋村庄,吞噬良田。

通车后的包兰铁路初期也深受风沙的危害,火车被迫停开等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铁路安全畅通,承担治沙工程的兰州铁路局中卫固沙林场的科技人员和工人,在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沙坡头治沙站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火车穿越的50公里铁路沿线展开了规模浩大的治沙工程。经过反复试验,科技人员摸索出“麦草方格沙障”,即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1米×1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蒿、花棒、籽蒿、柠条等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造挡沙树林。

“以前由于缺乏资金,我们每年只能一点点地推进治沙工程,2013年,通过世界银行贷款,开始成立了一个整治面积高达42万亩左右的治沙项目,目前,还剩下6万亩沙漠有待治理,也有望在今年完成。”唐希明说,治理之前,离市区最近的沙漠只有6公里左右,“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将沙漠逼退到25公里以外。”

据唐希明介绍,用稻草扎设草方格,稻草露出沙面15厘米,扎入沙地15厘米,就能实现防风固沙的治理目标。就其成本而言,一个草方格需要使用一斤稻草,一亩地的治沙成本,包括人工及育苗等成本,大约在850元左右。整个42万亩治沙所需经费,初略估算超过3亿5000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治沙在带来明显的生态效益之余,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唐希明说,因为扎草方格必须是人工进行,该工程由此还解决了一大批农民的就业问题。他表示,一对搭档每天就可收入500~600元,若是夫妻一起治沙,每年工作七八个月,收入可达10万左右元。通过平沙造田和植树造林,中卫市在北部沙区和南山台子沙区形成以苹果、红枣、枸杞、葡萄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区,面积达到40余万亩,年产值达14亿元。

此外,中卫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大力营造防沙林和生态风景林,经过多年持续综合开发治理,目前已建成了沙、水、林为一体的沙坡头旅游区,实现了治沙造林与旅游经济效益的双赢。该市大力实施“旅游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做活“黄河”、做特“沙漠”、做优“湿地”、做足“文化”、做强“品牌”、做大“产业”,让“沙漠水城”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质的飞跃。

如今走进中卫,不仅感受不到肆虐的风沙,甚至会有一种置身塞外江南的感觉。“中卫模式”的防沙治沙,不仅让这里绿了起来,更让这里的人富了起来。

新闻推荐

刘公岛,不仅仅是一座岛□李树立

2018年6月1日下午,为期五天的百色市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培训班的最后一节课是现场教学,即到刘公岛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