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妈妈的妈妈,到底叫什么? 他议

济宁晚报 2018-06-22 10:09 大字

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很多人不解,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针对这一问题的答复,上海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你觉得呢?

@cym2010:即便是方言,也要尊重原著。

@邹欣榕:1.如果将“外婆”归为方言,那么方言是不是比普通话更贴近生活? 2.为何既要让学生了解祖国语言的多样性,又要把方言词汇强行改为普通话词汇? 3.改革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不更加应该注重传统方言的传承吗? 4.作者是否同意更改? 5.能教大家唱唱《姥姥的澎湖湾》、《姥姥桥》等儿歌吗?

@lvlvhu:我们今天学习普通话,就是在学习各地的方言。学习普通话,课本中的方言不仅无害,而且有益。

@山人程婉舟:应该尊重原著作者的创作背景包括地域性什么的,北方叫姥姥,南方叫外婆,很正常。改了,会失去作品本来应有的味道吧。

@日入四位的小瓜子呀:不管什么是方言,修改原著,总是不好的吧。把方言都改成普通话,那文学作品还有什么意思。

@攻城狮老碌:其实我一直觉得妈妈和爸爸是泊来语,因为在一些外国电影里听到有mama或papa的称呼,而中国历史上应该都是叫爹娘的,或者父亲母亲,要不这也一起改掉?

@furrmaggie:“外婆”这个词其实是一个很有偏向性的词,小孩子可能会以“外”这个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亲情偏疏,这不是尊不尊重作者的问题了,也不是方不方言的问题。

@redapple88_88:北方叫姥姥姥爷,南方叫外婆外公,就如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一样。哪个也不是方言,入乡随俗为好,没必要强行统一。

@邬立强:姥姥与外婆之争是暴力行政管理的结果,引发了上海新旧移民有关地域文化矛盾冲突。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她在过去的170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每个居住在这座现代城里的人,都应入乡随俗,学讲上海话,融入到上海生活文化中去。(扈宏毅 整理)

新闻推荐

改革前应缴税: 个税起征点拟调至5000元/月 工资、薪金所得等四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 增加反避税条款

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调整历程800元相当于当时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的十几倍1980年1600元与当时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