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启动 献礼改革开放40年
6月21日,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宣布启动。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献礼力作,《春天的马拉松》集中展示当下农村基层治理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农村新貌。
影片由夏晓昀执导,鲁书潮任制片人,张铎、徐百卉、杨立新、杨昆等实力派演员主演。活动当天,电影主创团队齐齐到场,并首度公开了“启程版”概念海报,共同宣布了电影的正式启动。
《春天的马拉松》启动仪式
取材宁海《36条》 农村“小事”也是国家大事
《春天的马拉松》核心剧情取材于浙江宁海推行《村级权力清单》(简称《36条》)过程中的真实故事,是一部新型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影。影片讲述了热情为民的村长方春天,在筹备接待莅临本村的一场国际山地马拉松分站赛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涉及村级公务、村民管理及氏族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棘手问题,他代表集体和个人所做的选择与坚守。
发布会现场的一条短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影片的创作背景,而放置于每个坐席上的一本掌心小册子(即《36条》),则让人更直观地了解了影片的创作基础——浙江宁海从2014年开始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梳理颁布了《36条》,其中分类涉及村级集体管理事项、便民服务事项,基本涵盖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行使村务权力的全部内容。通过科学确权、阳光晒权、规范用权、严格控权,切实把村干部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百姓眼皮子底下运行,使得宁海县的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有了明显成效,成为了依法治国的村级样本,这一制度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进而引发了全国乡镇的取经学习和推广。今年2月,脱胎于浙江经验(《36条》)核心内容的表述:“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被正式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
电影聚焦社会主义新时代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初心,特别是展现南方农村物质富裕后的新型农民对精神富裕和制度建设的追求。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在发言中对题材表示了肯定,那些在新时代的农村发生的“小事”正在改变乡村生活的生态,却正是我们共和国的大事,那就是如何让基层的权力在阳光下规范化地运行。
曾执导《生活启示录》《大好时光》等多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导演夏晓昀第一次执导农村题材的电影,夏晓昀表示,到了宁海,好山好水好人好菜让自己之前的担心都不再了,而优秀的编剧和演员让他对电影更有信心。
演员杨昆、导演夏晓昀和演员张铎
上海重点扶持 长三角协作共拍电影
正如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的“长三角四省市将加强合作,将长三角打造成有影响的世界级城市群、能够在全球配置资源的“亚太门户””战略精神所言,上海影视产业正助力“四大品牌”提升服务能级,进一步发挥“龙头”作用,推动长三角影视创作资源共享。而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在浙江宁海取材取景,由上海影视团队匠心制作,更将为沪、浙两地加强深度文化合作,增强文化辐射力集聚力,为长三角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献力。
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献礼片,《春天的马拉松》得到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以及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重点扶持。
影片主出品方SMG旗下尚世影业方面表示,SMG作为“讲导向、有文化”的主流传媒文化集团始终肩负时代的责任,将以此片纪念今年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是献给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也作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立足于长三角文化联动发展的成果,交出一份优异的学习实践成绩单。
中共宁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秀高发言表示:“《春天的马拉松》是一部基于重大现实题材的作品,能够集中展示当下农村基层治理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农村新貌。把它搬上电影银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电影取景于宁海本土,宁海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特色文化、热情的待客之道,将为拍摄提供最有力的支撑。相信在强大主创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电影必将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角体验,会是一部为时代立心、为民族铸魂、为人民抒情的好作品。”
发布会现场还以极具创意的双屏互动玩法首度推出了该片的“启程版”概念海报,据悉,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已被列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影片将于近期开机,并计划于12月在全国院线上映。
左起:夏晓昀、杨立新、杨昆、徐百卉、张铎
【专题】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
新闻推荐
“都市频道”微信公号6月21日消息,手机一刷,随时随地都能浏览新鲜资讯,实时掌握新闻动态,网络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