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正视1800万“老漂族”的养老困境

南国早报 2018-06-21 16:41 大字

新锐观察

□湖北汪昌莲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有媒体将他们称为“老漂族”。本可以在家乡安享晚年的老人,为了帮助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操持家务、照顾孩子。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老漂族”的生活现状却陷入困境,他们表示,不适应异乡生活,医保待遇难享受。(据《法制日报》6月20日报道)

“老漂族”的存在,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家庭模式息息相关。然而,“老漂族”在城市生活,面临着诸多难题。语言沟通、生活方式、城乡习俗、社会交往等,都会给“老漂族”带来或多或少的不适应,还有一些精神空虚和情感隔膜。

随着“老漂族”群体日益庞大,如何关爱这个群体,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归属感,让他们在子孙身边,“只把异乡当故乡”,安享幸福晚年?一方面,老人的晚年生活,要自己做主,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养老方式,而并非只围着儿女转。决定随子女异地生活,就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入乡随俗”,主动融入周边环境,培养一些新的兴趣,让生活充实起来;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社区的老年活动,常与街坊邻里交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子女们要从细节入手,关心父母,帮助父母融进新生活,真正理解父母的需求。陪伴是最好的孝心,子女要多与父母聊天,了解和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帮助老人化解不利于身心的不良情绪。

而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正视1800万“老漂族”的养老困境。应将“老漂族”,纳入城市养老服务体系。首先,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外来老年常住人口的公共养老服务模式,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漂族”提供一定的服务。同时,尽早推进养老、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在异地间搭建更多对接平台,简化异地办事手续,免除“老漂族”在他乡养老难、看病难等后顾之忧。再者,开展亲情牵手活动,鼓励志愿者群体与老人结为国策亲戚,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和亲情抚慰;注重“邻里互助”,有效整合社会爱心资源,让“老漂族”成为城市“老归族”。

新闻推荐

无影山街道以党建促进反腐倡廉

本报讯(记者张素芬通讯员王凯)今年,天桥区无影山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擎,抓纪检监察工作出成效。及时传达公示街道纪检监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