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良”时代记忆
[摘要] “的确良”时代记忆
□刘 干
和几名90后教师集体备课时,讨论路遥小说《人生》中描写的当时人们把穿“的确良”衣服作为衡量一个家庭境况好坏的标准,充满好奇,甚至还有质疑。让我这个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为之感慨。
记得那时,在“的确良”布料尚未问世之前,我们衣服大多是棉质印染品。棉布虽然吸汗,柔软,穿着舒服,但易皱易破损,不耐穿。而在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年代,衣服少,使用频率高,一件新衣服,只用一个夏天肩膀、屁股就磨烂了。没办法,只得重新缝补起来再穿。那时判断漂亮衣服不是样式新颖时尚,而是看是否是一件没有补丁的完好衣服。
“的确良”是合成纤维,因其挺阔,不皱,耐穿,且免烫,穿起来体面、时尚,人显得非常精神,感觉朝气蓬勃。这种服装是当时最为时髦的装束,被冠之为“文明新装”,所以深受老百姓的青睐。虽然当时价格比棉布价格高几倍,但只要商店一有货,立马就被抢购一空,无不掀起一阵“的确良”热潮,推动了衣服时尚的潮流。
我的第一件“的确良”衣服,说起来有些心酸。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地里背回家的玉米棒子,堆积如山,需趁着炎炎夏日脱粒晒干后,装仓入库。父母忙着照料地里农活,剥玉米粒的手工活,就全落在我们这些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娇嫩的手指手掌,常常被磨出血泡,疼痛不已。为了刺激和鼓励孩子们干活,母亲常给些工钱作为奖赏。我把辛苦所得的零花钱积攒起来,达到一定数目后,交给母亲,让母亲到布店扯上几尺“的确良”布料,找裁缝店做了这件白“的确良”褂子。当然平时是舍不得穿的,只有在走亲戚、参加集体活动或过年时,才应时穿一下。回到家,立马脱下来洗一洗,干了,又叠叠收藏起来。就这样,这件“的确良”褂子,我整整穿了五年,布都褛了,也未舍得扔掉,仍保存着,非常珍惜。
第二件“的确良”衣服是浅蓝色的褂子,左胸前特意缝了个口袋,可以挂支钢笔在袋口上,显得有“学问”,可惜这件衣服没有寿终正寝就中途夭折了。那时我住校读初中,我的下床同学晚上点蜡烛看小人书,疲倦睡着后,烛火燃了蚊帐,我的那件“的确良”褂子,也被付之一炬,让我心痛了好长时间。好在这位同学家长,不久又赔我一件同颜色的“的确良”褂子,才让我缓过神来。我一直收藏,保留到今天。
从诞生之日起,“的确良”就不断发展变化。后来,各种印花“的确良”纷纷面世。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几乎每位中国人都以穿“的确良”为美。特别是白底戴花的“的确良”,一时成为社会主色调,满街“白色”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更好的布料也相继初露端倪。如卡基布、雪花尼、亚麻、蚕丝、纳米等高档布料的种类,越来越多,衣服样式也从单一的中山装,到西服,再到中国传统时装,款式每年都在翻新。新颖、时尚、潮流的布料,又渐渐取代了“的确良”衣服,成为人们新宠。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给中国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变化却是非常惊人的。如今“的确良”虽风采不再,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它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和折射出中国人在穿戴方面发生的从商品匮缺到商品丰盛的历史沧桑巨变。
如今的衣服,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服饰的概念,而上升为一种文化符号。如牛仔服、情侣装、乞丐服、仿造的球星队服、文化衫等,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商场里各种奇装异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在幸福中长大的90后年轻人,他们体会不到改革开放前那段艰苦的历史,对“的确良”一度代表当时家庭贫富差距的状况,不理解或很难理解就自然而然了。
今天之所以重提我那两件已保留四十年的“的确良”衣服,不是忆苦思甜,而是为了留住一段岁月,唤起旧时的记忆。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勿忘中国改革伟大成就,更加懂得珍惜今天所拥有的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为生活在新时代的国人,而感到高兴!
新闻推荐
端午前夕,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综合服务大厅里熙熙攘攘。大厅入口处,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微信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