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责任不压实,罚单堆成山也不管用

新安晚报 2018-06-19 10:37 大字

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进驻时间过半。生态环境部通报,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南省开展督察“回头看”时,收到群众投诉称,一家本应停产两年多的煤矿企业仍在违法排污。督察组检查发现,该企业曾收到环保部门33张罚单,但因有基层领导干部“站台”等原因,始终未曾整改。(6月18日《北京青年报》)

作为省管国有控股公司下属企业,理应做遵守法规、保护环境、担当社会责任的表率,涉嫌违法排污屡遭群众举报,地方环保部门屡下整改督办通知、一罚再罚却屡罚不改,首轮中央环保督察结束后仍我行我素,此次“回头看”又被逮个正着,可见压根儿没把生态环境、环保法规和执法权威放在眼里。

33张罚单都挡不住违法排污的冲动,企业哪来任性、死扛的底气?督察组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肆意违法,以停产躲避督察;二是属地责任落实不力,敷衍整改;三是环境执法重形式、走过场。透过现象看本质,问题的关键症结在于没有压实责任,达成了假重视、假执法、假整改的默契。

33张罚单都没有奏效,看来开罚单不过是做样子,倘若真能依规依法严肃查处,开出的罚单执行到位,给违法企业有痛感的惩罚,企业还敢顶风违法吗?在中央环保督察现场仍有基层领导干部为企业“站台”这个细节清楚地说明,企业利益与地方利益、企业效益与官方政绩的勾连,催生了基层官员态度暧昧、职能部门虚张声势、违法企业有恃无恐的不良生态链。

类似现象中央环保督察组最近通报了多起,洞庭湖3万亩“私家湖泊”横亘17年,省、市、县三级拆除令面前依旧岿然不动,就是其中又一个反面典型。假作为、不作为的“罚单执法”思维不破除,不用说33张罚单沦为一纸空文,哪怕罚单堆成山也不管用,反倒更像是为企业的环境违法、规避追究做掩护。

环保督察“回头看”常见假重视、假执法、假整改现象提示我们,压实地方政府官员、环保执法部门的责任,重点追查、严肃问责失职、渎职甚至充当“保护伞”者,才能切实扭转基层领导、执法部门与违法企业“合谋”架空环保法规的局面,以政府官员真重视、监管执法真行动倒逼企业真整改,彻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思维。□范子军

新闻推荐

包粽子诵《离骚》赛龙舟 纽约华侨华人喜过端午

据新华社纽约6月17日电(记者杨士龙张墨成邱俊舟)“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在即,远离祖(籍)国的美国纽约华侨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