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恪守匠心,传承文化

资阳日报 2018-06-11 08:19 大字

新华社武汉6月10日电(记者 罗鑫)一排排麦秆剖开后整齐划一地贴在纸板上,依据图案形状剪成图形,再用烙铁在图形上“烤”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形成明暗对比。

芒种时节,当农民们忙着收割的时候,在湖北仙桃三伏潭镇,麦秆画非遗项目传承人邓友谱和邓小军父子正忙碌地创作麦秆画。

麦秆画的制作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等题材。

“我在麦秆上作画已有50多年,而我的先辈从事麦秆画已有几百年。麦秆画的创作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创作者的耐心、毅力和审美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70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邓友谱说。

“与普通画画不一样,我们主要以烙铁代替画笔进行艺术创作。烙铁难以掌握,精细的图案需要反复练习,手腕力度要掌握得恰如其分,太轻或太重都得推倒重来。”邓友谱说。

麦秆画融合了剪纸、木刻、板画、烙画等诸多艺术技巧。从事麦秆画之前,邓友谱十余年拜师学习书法、国画、篆刻,为麦秆画创作打下基础,也为日后的创新提供了“养料”。

一幅普通麦秆画从麦子收割回来,历经晒干、浸泡、熏蒸、剥开、刮平、粘贴等前期准备工作,再到绘画、裱装,需要十天至半个月,恢弘巨制所需时间更多。

“这幅清明上河图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复制\’,耗时三年多。”邓友谱说,“前人麦秆画平面居多、色彩单一,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今的麦秆画形象立体、色彩渐变。”

依据中国四大名著,邓友谱创作过《水浒一百零八将》《大闹天宫》《红楼梦》等作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创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说。

邓小军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麦秆画,到他“接班”的时候,发现麦秆画只在当地有名气。邓小军意识到,“麦秆画的接续传承要打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需要让更多人走近了解它。”

“展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邓小军说,近年来,他们参加大大小小的展会已有几十场。“通过图文展览、技艺展示等形式,使到场的观众真切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去年,邓友谱父子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国家和地方对非遗传承人有补贴,对我们这样的文化企业又有一些税务减免。非遗传承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邓友谱说。

如今,邓友谱父子的麦秆画已行销海内外,个性化的定制需求也越来越多,但他们并不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坚持做好每一幅作品、保证品质,比做更多作品、赚更多钱更重要。”

注:请本版用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发放稿酬。

新闻推荐

国内民乐新锐青年云集锦官城

6月20日首演寻觅“蓉城知音”本报讯(记者李婷)6月7日,记者获悉,由来自中央民族乐团、中央音乐学院等11位青年音乐家,将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