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造岛神器”天鲲号首次海试:将出港三天 接受“深蓝”挑战

澎湃新闻 2018-06-08 14:28 大字

6月8日,各地高考如火如荼的进行,造岛神器“天鲲号”也迎来大考。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交天津航道局(以下简称“天航局”)获悉,6月8日下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驶离码头,经由长江口北角开往浙江花鸟山海域进行为期3天的海试。

这次离港,“天鲲号”的动力系统和推进系统等将首次接受海洋环境的“深蓝”挑战,向着成为真正的疏浚利器迈出关键一步。

在码头静待出港海试的“天鲲号”。 天航局供图

头号“造岛神器”

2017年11月3日,由天航局投资并联合设计,上海振华启东造船厂建造的6600kW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

将“天鲲号”称为头号“造岛神器”,并不为过。

天航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天鲲号”融合了当前世界最新科技,各项性能指标均超过现役亚洲第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

此前被网民称作“造岛神器”、亚洲第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的“天鲸号”,是由天航局投资,上海交通大学与德国企业共同承担设计。“天鲸号”在执行吹填作业时,能以每小时45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海水的混合物排放到最远6000米外。

而“天鲲号”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掘深度可达35米,能以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岩石以及海水混合物输送到最远15000米的地方。

不仅如此,该船还配置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种不同类型的绞刀,相比于老大哥“天鲸号”,可以开挖海底硬度更高的岩石。

值得关注的是,“天鲲号”将凭借其长达15000米的远程输送能力,成为建设中国海疆的国之重器。

“天鲲号”的工作效率到底有多高?该船监造组船体工程师孔凡震向澎湃新闻做了形象生动的解释:“假如使用“天鲲号”挖掘填满一座“水立方”,功率最大的情况下只需要6天半时间。”

工作人员正在紧张调试“天鲲号”的各项数据。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鹏 图

海试“大考”

一艘绞吸船的成功建造主要有五大节点:开工、下水、码头系泊试验、海试、交付。

如今,“天鲲号”已经完成了前三大节点,基本把绞吸船从图纸变成一个完全成型的装备。

自2017年11月3日下水后,“天鲲号”又历经了7个月的打磨锻造。

天航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7个月来,“天鲲号”先后完成了全船液压管系安装,船舶舾装涂装工作,构建分布全船电力系统,柔性钢桩台车轨道的加工,钢桩台车安装,主辅钢桩安装及倒桩试验,气动减震系统安装调试,推进系统调试及全船动力系统安装调试等各种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完成船舶倾斜试验,为保障本次海试的成功奠定基础。

这次海试,将全面检测并验证船舶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否满足需求。

“天鲲号”监造组组长王健告诉澎湃新闻,海试期间将经历航速测定、停船试验、回转试验、抛锚试验、操舵装置试验、船舶动力系统功能试验及其他辅助系统功能试验。

澎湃新闻了解到,这次海试“大考” 将对船舶的航行设备及助航设备进行调试校正,解决试航期间出现的问题,使“天鲲号”能够达到最好的航行状态。

天航局方面表示,“天鲲号”计划于2018年6月11日前结束试航,随后返航至船厂码头。试航结束后,将进行航行试验意见整改,并继续进行疏浚设备调试,为后期挖泥试验做准备。

“天鲲号”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中国在国际高端疏浚市场竞争力而打造的建设海洋强国之重器。该船是国内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其成功研制填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重型自航绞吸船的空白,将大幅提升我国填海造陆、航道疏浚、港口建设等领域能力。

新闻推荐

中国营养学会——君乐宝婴幼儿营养合作研发中心专家研讨会召开

6月3日,中国营养学会-君乐宝婴幼儿营养合作研发中心专家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来自全国20多家单位的妇幼营养学、儿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