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村庄那棵树
◎阿土
写了篇《留住村庄那塘水》,言犹未尽。想想村庄还应该留下些东西,留下些什么呢?起码要有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吧。塘里有水,塘边有树,树下有人,人在乘凉,在看鱼游,在讲故事,在闲拉呱……如此便能构成一幅要素齐全的画,一幅未经作旧的乡村国画。
其实,村庄里现在也不缺少树,只是留下的多是年纪轻轻的树,年长些的树都进城了,进了高档小区,享没享福就不知道了。这与人不一样了,人是年轻人进城,老年人留在农村,看来“人非草木”的说法在这里找到出处了。现在皖北的村庄里很难能找到一棵上了年纪的树。据说活了100年的树就算是古树了,活了500年的就是一级古树了。笔者所在的这个市有三县一区,总共只有132棵古树,入省级名木的有2棵,入一级古树的有24棵。古树名木寥若晨星,要想在这里的乡村寻访一棵古树,那得开车跑大半天才能以睹其容。
皖北自古多水患兵患,这可能是古树名木少的一个原因。不过,人间的折腾,也是树木难以长寿的原因。远的不说,近百年来,土地几经易手,每换一次,树就不得安生。土改了,分地了,树随人走。兄弟分家,一棵树站在那儿不好分,伐倒分,就分公平了。宅基地调整,庭院树门前树又碍事了,放倒,活了几十年的树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牺牲”了。也有不“碍事”的树,也能惨遭“杀戮”,那就是生长在村庄庙台上的古树遇到了红卫兵闯将的刀斧。人之于树,多的是急功近利、斤斤计较、顾此失彼、寅吃卯粮;少的是功不必己、悲天悯人、众生平等、来日方长……
树是村庄的包浆,树是一种文化符号,树是一种精神境界,树寓含的意义实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道明的,给不懂的人说三天三夜也说不明白。“从哪儿来的?”“从山西洪洞县那棵老槐树下迁过来的。”那就是远居他乡的几十代人心心念想的树,没了那棵口口相传的树,许多人都说不清来自何方。以树明志的例子莫过于苏东坡《三槐堂铭记》里的那三棵槐树了,至今不少王姓后人还能隐隐约约记得那三棵树。还有一棵树很有名,就是给董永与七仙女做媒人的那棵老槐树,虽是戏文里的树,我相信现实里此处彼处的人们都能找到那样有故事有传说有情义的树……
树给予人的太多了,人留给树的东西似乎并不太多,能让一些树好好地活下去,颐养天年,可能就是人间的一种大慈悲了。不少树木有长寿“基因”,只是缺少长寿的机会,更缺少长寿的“机制”。基因在树那里,机制在人手里。留下村庄的那些树吧,哪怕有一棵两棵能留下来也是好的。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截至7日,第一批对10省区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全部实现督察进驻。生态环境部当天曝光了督察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