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再推新历史小说 背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南京叶兆言讲述“刻骨铭心”的故事

济南时报 2018-05-23 14:14 大字

近日,著名作家叶兆言发布小说新作《刻骨铭心》,这是继《夜泊秦淮》25年之后,他的又一部颇具分量的新历史小说,讲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各路人物“刻骨铭心”的故事。叶兆言说,他一直沉溺在写作中,只要能正常写作,他吃饭也香,睡眠也好,他的命运好像注定要写作。

“刻骨铭心”是串联全书故事的关键词

叶兆言的新作《刻骨铭心》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南京,军阀混战、日军侵华,这里的各路人物经历了他们刻骨铭心的人生。

叶兆言介绍,书里的故事其实他早就构想好了,一直没写,作为一个写作者,他脑子里总是有很多东西,虚构的、非虚构的,历史的、现实的,但那些故事都是散的珠子。“后来我发现有‘刻骨铭心\’这4个字以后,好像找到绳子,把零散的东西结合起来,如果没有这跟绳子就没有办法打包。”叶兆言说。

《刻骨铭心》的开头,叶兆言笔下的人物从一个地方换去了另一个地方,因为对当地的语言不熟悉,所以表达成为一种痛苦。叶兆言说,这是提醒读者的一个“痛”点,希望读者能够带着失去表达能力的那种痛感开始阅读这部小说。这实际上也是叶兆言本人一直恐惧的,上世纪文字改革时,有人提出要汉语拼音化,他觉得那对他来说就是一种灾难。他说:“如果有一天方块字没有了,对我来说是非常恐惧的事。”庆幸的是,后来的电脑可以输入汉字,也没有主流声音再主张用汉语拼音代替汉字。在叶兆言看来,刻骨铭心的就是那些恐惧的事。

叶兆言表示,幸运的是他很喜欢写,一直沉溺在写作中。“我是一个应该写作的人,我只要正常写作,吃饭也香,睡眠也好,所有生活都正常。只要不是正常写作,各方面都不对,我的命运好像注定要写作。”叶兆言说。

尝试新技巧写冗长的开头和仓促的结尾

作家鲁敏在评论《刻骨铭心》时将它称为“最南京的一部小说”,而且叶兆言的另一部作品《南京传》也正处于收尾阶段。就像莫言有他的高密东北乡一样,生于南京、长于南京的叶兆言有他的南京。

叶兆言认为,一个好作家必须是反对地方主义的,不能总以土特产的形式出现,但他无法回避熟悉南京这个问题。“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轻车熟路,尽可能让自己陌生。一个写作者很难跳出去,我一直讲跳出本土,跳出南京,但是很难。”叶兆言说。

叶兆言表示,作为必须要写下去的文学生产者,他不能重复,但希望读者不要以为自己写南京,就认为自己靠写南京生活。在他看来,文学是有世界标准的,更重要的不是写哪个地方的故事,而是能不能创新,能不能跟以往的文学作品不一样,但不可否认,如果仅仅是土特产的话还是有问题的,不应该这样。

实际上,叶兆言一直在努力创新,希望尽可能弄出一些新东西来。与以往作品不一样的是,《刻骨铭心》的开头部分有些长,结尾却有些仓促,这是叶兆言在形式上的一种尝试。

“这个小说一开始前三章都在玩开头,读者可以任意选择开头,这样可以阅读有趣一点,我一直想象我们的阅读是坐在马桶上和临睡觉前看,那是很自由的状态。我觉得多一点开头没有什么坏处,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尝试,因为我们这一代作家可能在形式感上一直是有追求的,”叶兆言说,“所以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就要写冗长的开头,冗长的开头也许会失败,但是我必须要尝试一下,而且我最后特意是仓促的结尾,这也是一种技巧。” (记者江丹)

新闻推荐

骗子假冒快递公司员工 武汉一市民扫“退款码”被骗八千多元

骗子冒充快递公司员工,谎称快递遗失要全额赔付,添加客户微信后发送二维码,引导扫码进行网络转账,将客户银行卡内资金转走。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