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熄灯不就寝被劝退这种“任性”要不得

济南日报 2018-04-26 11:40 大字

□王 彬

黎青作

近日,河南许昌禹州市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禹州市一高”)36名学生因为晚上不按时就寝,被学校劝退,责令立即离校。后经学生家长连续8天奔波求情,禹州市一高改变了处理决定,给予“留校察看、禁寝1个月”的处罚。禹州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禹州市一高的做法过急、过激,是不对的。”(4月25日《新京报》)

“劝退学生”的情况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相对少见的,因为国家规定在这一阶段除了重大违纪情况以外不允许劝退,可是高中阶段各地各学校的自由裁量权就比较大了。禹州市一高这件事,便是争议中的一例。按理说,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劝退”应该是最严重的处罚,自然也要配上相应严重的错误才行。学生晚上没有按时就寝,在熄灯后走动、洗漱或者说话,就成了扰乱寝室秩序,就要被“劝退”。这样的“劝退”未免过于随意草率,甚至可以说是“任性”。

这几年,各种任性奇葩的“劝退学生”并不罕见。前些日子,河南沁阳一中为了追求学校的升学率,对模拟考试分数二本线以下的学生进行劝退。也有的学校因为学生带手机、谈恋爱甚至是手牵手,就给了学生“劝退”的处罚。这些学校似乎都把“劝退”当成了尚方宝剑,把学生当成了不合格产品,不管错误大小,不在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只要不符合学校管理规定的就要退回去。

学校的最大使命是“教育”,是要与学生共同成长,而不能只做一个管理学生的工具。教育学生这条路也没有捷径,唯有真心换真心。对“劝退”这种处罚措施,要有制度化和体系化的规范,不能一有错误就任性“劝退”。

新闻推荐

劳动是奋斗的底色

廖华玲回首历史,奋斗不仅仅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它是每一个劳动者的荣光,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砥砺前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中书写时代华章,劳动是奋斗的底色。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收获幸福,没有付出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