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公共文化送到老百姓的“神经末梢” 上海文广局这样说
【编者按】
4月16日至27日,上海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市水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教委、市食药监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委、市旅游局、市文广局、市环保局、市房管局的负责人将轮番走进“2018上海民生访谈”直播间,结合大调研活动,向听众问需问计。
此次“2018上海民生访谈”直播节目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办,澎湃新闻将全程进行关注报道。
4月25日,上海市文广局局长于秀芬做客“民生访谈”。 东方网 汪伟秋 摄
上海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将文化艺术送入基层百姓家。
在4月25日的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上海市文广影视局、市文物局党委书记、局长于秀芬表示,今年,上海市政府把最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提升纳入到实事工程,这在几年来是一个突破性的举措,“我个人觉得这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市民文化需求的精准把握。”
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方面,于秀芬表示,将做强已有品牌,营造文化氛围。比如今年6月举办的国际电影电视节将在“国际性、专业性、惠民性”上下工夫, 影片征集至今有108个国家参加,选择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部电影给到消费者。此外,今年,市文物局将研究制订不可移动文物升降级管理办法。
把资源送到老百姓的“神经末梢”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基本建成了涵盖市、区、街镇和居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也逐渐由市级下沉到区,再下沉到街镇,已形成“三级配送体系”。
从2017年下半年起,上海市文广影视局便开始着力聚焦“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这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第四级,也就是“最后一公里”。
结合上海大调研,于秀芬和同事们实地调研走访了16个区、近80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居村。问卷调研覆盖了所有居村,共收回问卷5337份,旨在全面梳理和摸底居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现状。
“一轮调研下来,感觉到上海在最后一公里还是有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于秀芬介绍,老百姓的诉求虽然多种多样,但总体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供需对接有时不太精准,二是资源到了最接近老百姓的“神经末梢”就分散了,三是硬件设施和一些文化功能无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于秀芬表示,市文广影视局将从“明确标准”和“推动落实”两方面来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提的标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功能提升,二是设施完善,三是运营保障,四是要务创新,一共18条。”于秀芬介绍,2018年要完成全市4500家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优化提升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4500家”是全市行政居村数的80%,即今年全市80%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室(中心)要创建达标。根据目前的推进情况,今年预计能够超额完成这一任务,目前已经申报今年要达标的点位有5085个。
“我们要让老百姓在自己家门口的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先能看起来、听起来,然后可以自己唱起来、跳起来、动起来。”于秀芬说。
而在“推动落实方面”,则需坚持“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共建共享、创新发展”的原则。于秀芬强调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一个区里不同镇不一样,在不同的企业聚集区也不一样,比如老工业区和新兴创客中心的文化服务需求肯定有差别,所以需要在市、区、街、镇把需求反馈机制通畅化。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方面,于秀芬表示,重点要做好三件事:做强已有品牌,营造文化氛围,优化政府服务。
目前,上海市文广影视局牵头负责的节庆品牌有两大重点:每年6月举办的国际电影电视节,以及每年10-11月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于秀芬表示,6月的国际电影电视节将在“国际性、专业性、惠民性”上进一步下工夫。国际性方面,影片征集至今有108个国家参加,超过了去年;选择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部电影给到消费者;评委选择围绕着国际一线优秀专业人士;重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国家电影节联盟,设立“一带一路”电影专题。
专业性方面,即是深挖内涵,聚焦技术,紧贴热点。“去年搞了一个跨媒体技术的展览,今年这个展览继续办,规模比去年大一倍。”于秀芬透露。
惠民性方面,“(国际电影电视节)去年买票有的观众通宵达旦,今年希望能够缓解。”于秀芬介绍,线上线下买票将同步进行,既能满足不上网的中老年人,也会更多满足网上抢票、方便观众。
她还表示,未来三年内,希望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打造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节之一、亚太地区最专业的演艺交易平台之一。
事实上,文化氛围还渗透在上海城市的角角落落。
去年起,上海市文广影视剧与市商务委联合推出“上海艺术商圈”项目,8大类、160个文化艺术项目在7个中心城区、26个商圈共举办活动536场。目前,上海每年的舞台演出约有1.6万场次,美术馆82家,博物馆125家,每年走进美术馆博物馆的观众两千多万人次,还有很多节庆活动。
于秀芬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提升“上海艺术商圈”的内涵质量、丰富活动形式、扩大覆盖范围,继续在地铁、机场、商圈、绿地、楼宇、广场、滨江等各类城市空间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举办更多的公共活动。
活态保护文物,让建筑可阅读
城市历史风貌和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也尤为重要。
2017年,上海市文物局梳理、核定和公布了全市4级、3435处不可移动文物,成为全国首个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均获法定保护地位的省市。上海现在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9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8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区级以下文物保护点共3000多个。
今年,市文物局将研究制订不可移动文物升降级管理办法,并配合相关部门(市规土局)共同推进第二批131个风貌街坊保护工作,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治理发展路径。
“文物保护不是固态、要活态保护。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功能发挥,这些房子要让它可阅读。”于秀芬说,要让市民在城市行走中处处可感知、可扫码、可聆听上海城市故事。
事实上,这项工作已经在黄浦、徐汇进行了试点(黄浦区在外滩沿线,徐汇区在“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文物建筑、名人故居),市民可以扫描建筑外墙上贴着的二维码,了解文物建筑背后的故事。这项工作将逐步在全市推广。
此外,针对现在民间的收藏热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从2017年开始,上海市文物局启动了文物鉴定咨询试点工作,由上海文物商店、朵云轩集团、上海市收藏协会三家开展免费的面向全社会的文物鉴定咨询。试点一年来,三家共接待6300多人次,为超过两万件民间藏品进行了鉴定咨询。
于秀芬表示,这项工作必须要坚持,并且还要进一步扩大。因为老百姓需求大,今年将在上海市文物保护中心(岳阳路48号)增设一个服务点。
新闻推荐
○○通讯员黄新德记者范桢晚报讯陈某从湖南来柳,21日晚上,他约了几名老乡出来聚聚,在雅儒路某店吃夜宵。本来是高高兴兴的一件事,哪知,陈某因为去隔壁桌拿了一副碗筷,与隔壁店的老板打了起来,还被捅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