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20支农民工队伍参加海东拉面技能大赛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4-19 06:17 大字

   

本报讯(记者邢生祥 通讯员周晓华 杨璐)4月7日,“化隆牛肉面杯”农民工拉面技能大赛在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新区开幕,此次拉面技能大赛旨在弘扬拉面文化,进一步提升农民工拉面技能,增强拉面经济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青海拉面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连锁化发展。

在比赛现场,农民工参赛选手们开始和面、揉面、拉面,一块块面团在拉面师傅们的手中不停变换,娴熟的手法让场外的“门外汉”们赞叹不已。

青海拉面产业集中于海东市的化隆县和循化县,拉面经济人均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近年来,海东市把打造拉面经济品牌作为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来抓,拉面经济已经成为海东市农民群众的“脱贫经济”“致富经济”和“生态经济”,开创了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康庄大道。

此次拉面大赛共有20支农民工队伍参加。马吉成是这20支队伍中的一员,他是一名地道的化隆县农民工,目前在河北省邯郸市经营着3家拉面店。“以前我曾在广州一家拉面店打工跑堂,干了4年,后来又学了2年的拉面技能,在邯郸经营的3家拉面店收入也都不错。参加这次拉面大赛就是想在拉面高手中看看自己的手艺怎么样,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拉面技能水平,打响自己的拉面品牌,做强做大拉面产业。”马吉成说。

据了解,此次大赛评分标准从面条的顺滑、筋道,汤料的醇度,萝卜片的标准,肉丁的烂嫩程度,蒜苗的翠绿程度,辣油的火候掌握以及汤料外溢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审。要求每个参赛队伍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和面、揉面、加灰、拉面、调汤等操作过程,按照标准做出大宽、韭叶、二细、毛细4种拉面面型。

“本次拉面大赛竞争激烈,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都较高,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各个环节都做得很到位。选手们做的拉面在味道、精度、色泽方面,符合牛肉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标准。”担任此次拉面技能大赛的评委马占龙说。

据介绍,拉面经济通过海东市农民工30多年的艰苦创业,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形式,形成了“小拉面、大产业、真民生”格局,使海东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走出大山,走出了一条由“拉面产业”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拉面经济这一优势产业,使海东拉面遍及全国270多个大中城市,创出了一条具有西部高原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深圳举办职工微电影创作比赛

本报讯(记者刘友婷实习生林柔柔通讯员康元)4月12日,深圳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中国梦·劳动美”深圳市第二届职工微电影创作比赛颁奖仪式暨职工微电影创作研讨会。大赛分为主题宣传类、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