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褂的“角色转换”:从自身防护到保护病人
医护人员被称为“白衣战士”,“白大褂”是这个职业的代名词。其实,白大褂穿在医生身上不过百余年,却经历了从自身防护到保护病人的“角色转换”,引发了从“隔绝细菌”到“可能传播疾病”的激烈争议。
医生最早身穿灰黑长袍
曾经,医生的着装并没有统一要求,但在非常时期,战斗在疫情一线医生还是使用过统一的“标配”。
中世纪时期,一种烈性传染病——“黑死病”,肆虐欧洲,因为不明传染源,隔离、奔逃都无法有效阻止疫情扩散,使整个欧洲全面陷入恐慌,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来自上天的惩罚或是巫女的魔法。
为了防止在接触患者过程中感染,出现了最初的生物防护服,造型相当狂野,穿上防护服后的医务人员被称为“鸟嘴医生”或是“瘟疫医生”。关于这套装备的完整描述,1619年一位名叫查尔斯的法国医生首次记载:“面具的鼻子形似一个鸟嘴,有半英尺长,两个鼻孔旁边都各有一个孔,里面装满了香水。鸟嘴里填充了很多种净化空气、保证呼吸的草药。在大衣下面,我们会穿上山羊皮的靴子、与靴子连为一体的皮裤以及一件被塞进裤子里的短袖皮衣。帽子和手套也是用同一种皮做的……我们还会戴上护目镜。”因此,人们通常认为“鸟嘴医生”这一说法是查尔斯的杰作。除此之外,一根长长的木棍也是这套服装的必备品,医生手持长棒,用于挑开患者的衣物查看病情,大大减少了身体的直接接触。
由于当时的疫情异常凶猛,“鸟嘴医生”的恐怖装扮除了避免医生受感染外,还被赋予了吓走病魔的用意,甚至17世纪还有一首诗将此描述为“一股高尚的力量”。
实际上,鸟嘴面具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在凶猛的疫情中,还是有大量的病人和医生丧生。也有人将这种装束解释为,与欧洲千百年阴魂不散的黑死病有很大关系,黑色是忧郁与死亡的象征,见到穿黑色长袍的医生也基本宣告生命的终结。
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的医院里到处都是身穿灰黑长袍的医生,以及身着黑色修女服、脸上还戴着面罩的护士,气氛极其压抑。为什么把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设计成灰黑色?原因有点儿自欺欺人,当时人认为灰黑色可以隐藏“肮脏的污秽”。因为现代微生物学与消毒的概念尚未建立,人们只是认为工作服是用来防尘的,让它们看起来没那么脏,所以一件衣服穿到坏都不会清洗、消毒,导致了每年有大批患者因院内感染而死,但是当时的医生并不知道病人是因他们衣服上的细菌感染致死的。
“消毒灭菌”理念下出现白大褂
西医起源于欧洲。19世纪,欧洲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穿得像个绅士,头戴礼帽,身着普通西装外套,只是对外套袖子处的纽扣进行了重新设计,方便他们在不脱外套的情况下撸起袖子做手术,有的医生为了防止患者喷出的血液弄脏自己的衣服,甚至穿上了屠夫的围裙。而且,当时尚没有麻醉术,手术室仿佛屠宰场,到处充斥着哀嚎和血腥,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手术医师不得不“快刀斩乱麻”,野蛮中透着无奈。随着麻醉术的逐步完善,各种类型的外科手术才开始蓬勃发展。
1856年,法国里尔一位心急如焚的酿酒厂厂主找到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请求他帮助寻找原本纯正的葡萄酒一两天之内全部变酸的原因。巴斯德发现,“元凶”就是乳酸杆菌。只要把酒放在五六十摄氏度的环境里保持半小时,便可杀死酒里的乳酸杆菌,这就是著名的“巴斯德杀菌法”,也叫“巴氏灭菌法”。时至今日,很多领域仍在使用这种方法,如牛奶。后来又经过几年研究,巴斯德用鹅颈烧瓶实验证明,细菌只能来自细菌,不可能凭空产生。也正因为这个发现,人们才知道伤口的腐烂和疾病的传染,都是细菌在作怪。
“细菌致病”这一理念引起英国医生约瑟夫·李斯特的重视,1865年,他参考了巴斯德的成果,提出“缺乏手术消毒”是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于是,他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为一位断腿病人实施手术时,不仅选用石炭酸消毒,而且还换上干净洁白的衣服作为手术服,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1868年,在李斯特主持下的格拉斯哥医院进行全面改进,如手术器械提前用苯酚浸泡,医生术前要洗手消毒,并且将原来的礼帽、西服改为戴白布瓜皮帽、穿白大褂——这就是现代白大褂的雏形。这些举措施行后,该医院的术后死亡率同比下降了30%左右。
但遗憾的是,李斯特的这项改革并未在第一时间得到同行的认可。法国医学界一度对这项变革嗤之以鼻,直到德国慕尼黑一家医院试探着采用李斯特的举措,将原来超高的术后死亡率大幅降低后,“消毒灭菌”理念才深入人心。19世纪80年代,法国医生终于更换上白大褂。作为隔菌措施一部分的白大褂陆续在欧美地区普及开来,穿上白大褂的医生可以迅速发现污染源,不再像深色衣服那样易藏污纳垢,这也促进了白大褂的清洗和消毒,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患者的作用,减少医患之间细菌的传播。
手术发展到今日,已经不再单纯是切割患处,而是一项精密而严肃的科学。为减轻患者的创伤,当今的手术追求微创化,要求术野干净,失血量少。但在20世纪早期,衡量一位外科医生成功与否的标志,竟然是衣服上浸染的血液和液体是否足够多,只有鲜血淋漓的白大褂才意味着进行了一台大手术。
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约瑟夫·李斯特所倡导的预防细菌方法再度引起医疗界的重视。外科医生开始重视防护,他们戴起了纱布口罩,虽然这一措施并不是为了防止患者术中感染,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患者传染。大约在同一时间,手术室工作人员也开始戴上厚厚的橡胶手套,以保护他们的手不被清理房间和设备的溶剂损伤。
手术服为何选用蓝色或绿色
象征着圣洁、权威的白大褂,作为医生的标志性服装,不过百余年历史,成了这个职业的代名词。曾有一项调查显示,约80%的病人认为,医生在日常穿着外再套上一件白大褂,看起来才像医生。
但实际上,现在医生的“白大褂”并不只有白色一种,不同科室或部门的制服颜色有着很大差异,像儿科或精神科医生,通常选择温馨的颜色,如淡粉色、浅紫色等,利用色彩对心理的影响,消除他们对白大褂的恐惧感。有研究发现,白大褂容易引起一部分患者的焦虑,他们在医院测量血压比在家中的读数要高,这种现象称为“白大褂综合征”。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是指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呈现诊室中所测血压始终增高,而在诊室以外环境测量时日间血压不高,同时动态血压监测正常。
不仅如此,现在医生在做手术时也不再是穿白大褂,而是蓝色或绿色的大褂。这是有原因的。医生一直穿着白色的手术制服,直到有一天,一名医生手术时把视线从红色的血液转去看白色制服时,突然出现视线模糊的状况,甚至看到了绿色的脏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叫做后像的视错觉,即长时间看一种颜色,当转移视线看别处时,会看到与刚才那种颜色的互补色,即色环中180度直线连接的两种颜色,比如红对绿、蓝对橙。
由于手术时外科医生神经紧张,高度集中注意力紧盯着红色的人体器官。如果他们突然看向同事的白衣服或者白色的墙壁,就会看见蓝绿色的“幽灵”,比如在同事的白大褂上看到一条绿色肠子……这些蓝绿色的后像会影响外科医生的视觉和判断,对病人来说十分危险。当人们明白了互补色的原理后,就再也不使用白色的手术衣了。蓝色和绿色是人的内脏以及血液颜色的互补色,所以现在的手术衣和手术室都采用这两种颜色,不仅取消了视觉影响,而且还能放松心情,重新获得对红色的辨认力,毕竟这是一种能让人心情愉悦的原谅色。
其实,从20世纪70年代起,外科服装已经基本达到现代的状态,医生们头戴布帽和口罩,穿短袖V领上衣,配纯棉或者涤纶布的裤子,外面套一件手术服,这套制服最初被认定为“外科绿”是因为它的颜色,后来被称为“刷手衣”,其设计简单,目的是最小程度的减少污染物隐藏几率。如今,任何由短袖衬衫和裤子组成的医用制服都被称为“刷手衣”。由于刷手服材质舒适,很多医生也会当做日常的工作服,穿在白大褂里面。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大多数病人都喜欢医生穿白大褂,但大多数医生更喜欢其他衣服,如刷手衣。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值班时都会穿这种衣服,爆红美剧《实习医生格蕾》里面,放眼望去都是穿着刷手衣忙碌的医护人员。
白色是医院的代表色,但并非所有的医疗工作者都能穿白大褂,这在中国似乎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在美国白大褂只有在该医院注册的医生才可以穿着,访问交流、进修学习的医生都没有资格穿,这其实也是对医生的尊重和对患者的保护。
随着审美的进步,以前超级肥大的白大褂逐渐被抛弃,大部分医院提供的都是裁剪合适、有质感的白大褂,还有的在口袋部位绣上医生的科室、名字等,更加便于医患沟通。
白大褂“退役”争议
医学技术发展至今天,白大褂已经不再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曾因有效隔绝细菌而功勋卓著的白大褂,在一百多年后又遭到“可能有助于疾病传播”的质疑。因此,连医生是否应该继续穿白大褂,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争议。
反对方指出,白大褂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保护医生,将病原体进行基础的隔离,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有细菌、病毒吸附在白大褂上,再接触其他患者时,有可能将白大褂上的病原体传递给患者,造成院内感染。而拥护者则认为,白大褂这种传统穿着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能让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感,改善医患关系。
其实,为了防止“超级细菌”(MRSA,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蔓延,早在2008年,英国医生就已经告别了白大褂,改换成蓝色短袖装。英国卫生部门称,调查发现,白大褂的袖口极易成为传染病菌的滋生地,一些男医生的领带很少清洗,却天天佩戴,大量病菌在领带上繁殖,极易造成交叉感染。为此,英国卫生部门出台了《医生工作着装规范》,禁止医生在工作场合佩戴领带及腕表、穿着长袖上衣包括白大褂,而是改穿蓝色短袖衫,材质独特,能快速变干并有效抗菌。
美国医学会也曾在2009年试图彻底禁止白大褂,但遭到了医生们的坚决反对,最终以“还需要更多研究”为由否决了这一提议。埃默里大学的传染病专家表示,美国的传染病控制机构目前没有推出类似的着装限制,因为现在还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医护工作者不打领带或不戴首饰可以降低院内传染疾病的风险。如果医生和护士没有认真、充分地洗手,对病人造成的传染风险更大,洗手才是医院控制病菌传播的关键。
2011年,以色列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者分别进行了研究,但是得到的实验结果并不一致。通过对白大褂袖子、腰部和口袋进行的抽样调查,以色列研究员发现有一半的检测样本中含有至少一种病原体,63%的制服上含有潜在的危险细菌,其中11%的细菌能够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可引起肺炎、血液感染,如葡萄球耐药菌感染等。而美国的研究员针对100名医生进行了试验,其中,穿短袖和长袖的各占一半,研究人员从他们的手腕、口袋、袖口上提取了细菌样本,结果发现,在工作8小时后,两组医生身上携带的细菌数量相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由于样本量有限和研究的局限性,目前尚无法对白大褂是否可能造成患者感染下结论。(白连夜)
来源:北京日报
新闻推荐
@中国青年报4月16日消息,山西省人社厅今天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通报了本报报道的“山西医大第二医院招聘引考生质疑”一事的最新进展:当事人获得了体检考察的资格。4月13日,中国青年报·中青...